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信仰還是迷信:中國當代的宗教復興浪潮

近年來,中國的宗教人物頻頻登上大眾媒體,不斷進入公眾視野。

2017-06-23

經濟觀察報書評

廢除還是廢黜? 學者支招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常見詞

近日,朋友圈被“沙特廢除王儲”的微信新聞刷屏了。隨后有人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字,指出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廢黜”,而非“廢除”。

2017-06-23

人民網(wǎng)

崛起過程中,中國如何建設“軟力量”?

近代以來,一個大國崛起的首要標志是“硬力量”。所有“硬力量”的基礎都是經濟,沒有經濟上的崛起,就不會有包括軍事、外交在內的各方面的崛起。

2017-06-23

一枚石頭

萬川歸海博德林:一座偉大的圖書館和背后的士林傳奇

事實上,很多學者、文化人到了晚年,為了給自己珍愛的手稿和書籍尋找一個可靠的存身之處,常常選擇博德林圖書館。而博德利在世時,為了鼓勵這種捐贈,親筆撰寫感謝信。

2017-06-23

文匯報

遠離戰(zhàn)火70余年,現(xiàn)今我們?yōu)槭裁磻涯钗髂下?lián)大?

這所特殊歷史條件下成立的聯(lián)合大學,只存在了8年零11個月,但用潘際鑾的話說,它具備的師資條件,與學生的成材率,卻是空前絕后的,“無法復制”。

2017-06-22

冰點周刊

面對古今中西之爭:五四知識人的家國天下情懷

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所以成為現(xiàn)代中國啟蒙運動的起點,也成為追尋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人類價值的知識人不斷重溫的歷史時刻,恰恰在于它不是一場簡單而狹隘的愛國主義運動。

2017-06-22

南風窗

就現(xiàn)代文明的創(chuàng)生而言,中華文明的貢獻很少

(本文為嘉賓在閑談系列“中華文明的天下情懷”活動上提問部分發(fā)言,有刪減,經嘉賓本人修訂,編輯:豆姑娘。)

2017-06-22

一枚石頭

不瞞各位,這書把我看激動了

《弦誦復驪歌》展現(xiàn)出“教會大學”為大后方的中國教育與中國社會做了哪些事:從農業(yè)調查到國學研究,從藏地建設到中西交流,從婦女教育到牙醫(yī)普及……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現(xiàn)代文明的輸…

2017-06-22

騰訊文化

與王昭陽、謝青桐對談:去國還鄉(xiāng),西方的沒落和撕裂

全球化、多元化、融入是否真的可能?西方的語言文化的沒落,以及西方政治的撕裂,到達一個怎樣的程度?這些問題,都在改變著我們對當下世界的看法。

2017-06-22

南風窗

《紅樓夢》里的詩與遠方

她是最不起眼的菱角、葦葉和蘆根,低到塵埃里,從不曾進入恢弘的文學世界。但在曹公筆下,她是高貴潔白的女兒,連名字都極尊貴、極清凈。

2017-06-21

文匯報

吃過這么多羊肉了,你知道哪里的羊肉最好吃嗎?

羊肉產區(qū)經驗豐富的食客,能辨別的不僅是脂肪中風味,羊肉中如肌苷酸、核糖、含硫氨酸和某些鮮味物質,都是他們能分辨且非常在意的正面滋味,這類風味,往往需要清水燉煮才能見高下…

2017-06-21

大象公會

王陽明思想新論:人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存在

王陽明的精深思想與卓著事功與他對佛道思想的吸收大有關系。像大多數(shù)理學家一樣,王陽明對于佛道,吸收其思想而排斥其立場。佛道思想的精華,在其負的方法,在其精誠信仰,在其超越…

2017-06-21

光明網(wǎng)

秦暉:信仰自由與神權專制是不能“多元共存”的

如果我們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定義為兩種“文化”,那么神權政治與信仰自由就只能說是兩種“制度”,如果前者是無優(yōu)劣的,那么后者必然是有好壞的。

2017-06-21

經濟觀察報觀察家

羅久芳:父親羅家倫與商務的緣分

中國第一家現(xiàn)代出版企業(yè),是1897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商務印書館。它從一個私人開辦的小型印書房肇始,秉承“倡明教育, 開啟民智”的宗旨,逐漸發(fā)展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化教育重鎮(zhèn)。

2017-06-21

澎湃新聞

今日夏至:風定池蓮自在香

中國是個農業(yè)大國,所慶祝的節(jié)日中大部分與農業(yè)有關。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2017-06-21

人民網(wǎng)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