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網文頻繁引用名著 傳統(tǒng)文化如何成為網文的"超鏈接"

網絡文藝正頻頻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但網絡文藝如何通過當代講述接續(xù)中華千年的文脈與文化自信,從而塑造網絡文藝的中國形象,值得深思。

2017-07-05

文匯報

名頭不如孔子,手藝不如魯班,為什么還讀墨子

在2500年前,墨子主張的平民思想,與孔子倡導的儒家思想分庭抗禮,成為當時顯赫的學問,墨翟本人也因此被平民階級尊稱為“墨子”,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階級的偉大導師。

2017-07-05

上觀

個人主義與文明病:孤獨是一種病嗎?

單身族多是生活在都市里的白領,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從事相對體面的工作,經濟獨立,精神獨立,他們享受一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

2017-07-03

南周知道

趙國忠:知堂的一篇集外文

1934年6月,劉半農為完成《四聲新譜》《中國方言地圖》的編寫,冒酷暑沿平綏鐵路深入綏遠、內蒙一帶去做方言方音調查,不幸染上“回歸熱”,7月14日病逝于北平。

2017-07-03

澎湃新聞

用《紅樓夢》告訴你,為何年輕人越來越反感“親戚”

富而好禮,貧不知義。是社會生態(tài)的兩個階段。中國目前很尷尬,正在富而不好禮,貧而不知義的雙重糾結之下野性狂奔,所以有趣的事情空前絕后的多。

2017-07-03

港臺文學選讀

日本游戲發(fā)展小史:玩樂之間所展現的日本文化輻射力

與近兩百年前軍國時代的游戲相比,和平年代的日本兒童游戲更顯溫情與瑣碎。不過二者之間共通的,其實都是游戲對時代文化的折射。

2017-07-03

澎湃新聞

孔子的“明德”觀:修身而后更好地執(zhí)政

“明德”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修身,更是為了更好地執(zhí)政。這就意味著必須對最高統(tǒng)治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故《左傳》成公二年載:“明德,務崇之之謂也?!边@就要求執(zhí)政者必須以身垂范,以…

2017-07-03

光明日報

游戲、紅酒帶給我們快樂,但上癮是怎么回事?

多巴胺是一種大腦的神經遞質,其功能主要是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號。在大腦內,神經細胞之間并不相連,而是存在一個很小的間隙,好比古代兩個國家,兩國邊界線建起各自的城墻,相隔…

2017-07-01

知識分子

貧窮如一張大網,鋪天蓋地地罩著巴基斯坦這個國家

國家與人就以這種方式完成相互致敬,然后一起收獲認同與尊嚴。我擠在陌生的袍子和紗麗之間,為這里時刻流露出的貧瘠感到哀傷,但也從這哀傷里體會出蒼涼溫暖的力量。

2017-07-01

南方人物周刊

廣博而無用的知識?你想不到的哈佛大學教育理念

2000以來,博雅教育在我國的復興。許多大學創(chuàng)辦了博雅學院,并增加了跨學科的“通識課”,培養(yǎng)一種全面的知識視角。這種改革,其實是朝美國博雅教育方向進行轉型的改革。

2017-07-01

八八兒

這些名家筆下的香港風情萬種,你更喜歡哪一款?

他們并不依靠高昂成本和先進設備,只是憑借一種專業(yè)精神與工藝傳統(tǒng)的頑強優(yōu)勢,也能打造無可挑剔的名牌產品--這與內地某些地方豪闊之風下常見的馬虎、潦草以及缺三少四,總是形成了…

2017-07-01

楚塵文化

民俗視角看《紅樓夢》:賈寶玉過生日有何講究?

寶玉在生日當天還有一個活動,不必親自參與,“各廟中遣人去放堂舍錢”。就是由家人去寺廟中布施僧眾以期消災得福。善惡相報觀念深入人心,尤其對寶玉這種福重之人。

2017-06-30

紅樓夢學刊

周梅森:網絡作家是敢死隊,打開了一片文學的新空間

周梅森稱網絡文學確實寫得不好,但中國500萬網絡作家靠他們的勤勞寫作殺出一片文學的新空間,“為什么《人民的名義》30萬字點擊量一下子到了11億,就是因為網絡作家拓展了一個網絡…

2017-06-30

中國作家網

古典學家克羅瓦與多茲的中國故事

這兩位古典學家的中國故事,幾乎是世界全球化和中國近代化的縮影。

2017-06-30

澎湃新聞

惡妻、隱家、仿冒制服,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詞

忘年會是年底辦的宴會。平時常見面的同事啦、朋友啦,年底的某一晚約在餐館、居酒屋,一起吃喝玩樂,不一定回顧過去的一年,也不一定展望要來的新年。

2017-06-30

單向街書店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