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古代名人怎么教育孩子讀書?

讀書有其樂,亦有其法。那么古人在家規(guī)家訓中為何如此重視讀書,又是怎么教育孩子讀書的呢?他們的讀書之道給予著今人的我們怎樣的啟迪?

2017-04-29

在讀書日之后,怎樣閱讀一本書

在這個一百年前尼采曾于此精神失常的城市里,關于圖書博覽會的這一念頭本身就構成了一個美麗的環(huán)。確切地說,這是一個麥比烏斯帶。

2017-04-26

本站

"心齋"與"沉默":莊子懷疑論美學的思想姿態(tài)

莊子認為主體受物質(zhì)之限主要指向這幾層面:時間空間、器物工具、語言文字等,他則發(fā)明了對付這些限制的相應手段,其中之一就是“沉默”的神游,類似于現(xiàn)象學的沉默的“看”。

2017-04-26

中國文學研究

新華書店80年,幾代中國人的閱讀故事

1937年4月24日,新華書店誕生于革命圣地延安,承擔起圖書出版和發(fā)行的角色,并在烽火硝煙中從延安窯洞走向全國。

2017-04-22

澎湃新聞

今天,我們?nèi)绾未罅ν苿尤耖喿x

人類閱讀的本源是只關乎意義。文字形成之后,文字的音、形、義以及書法、文辭等都成了閱讀的對象內(nèi)容,現(xiàn)在更是擴大到了視頻、音頻以及所有可視化的符號圖像和圖形,早已超越了文字…

2017-04-22

文匯報

科學與宗教如何相處:量子和佛教世界觀相似?

讓科學的歸科學,宗教的歸宗教,才是宗教和科學相處的最好方式。

2017-04-18

知識分子

不主動發(fā)掘帝陵,是看到60年前發(fā)掘明定陵的悲劇

如此以來,是否意味著盡管秦始皇陵在國人心中存在諸多神秘的好奇心,即便保護技術達到了,發(fā)掘條件具備了,也不可能去主動發(fā)掘呢?高蒙河表示確實如此,“我有生之年肯定是看不到主動…

2017-04-15

澎湃新聞

朱子學的海外傳播及其意義

朱子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自身的認識成果的總結,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也是東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作為文化遺產(chǎn),朱子學是超越時代、超越區(qū)域的。

2017-04-15

光明日報

最好的學區(qū)房,是你家里的書房

當你愛上讀書,世界就愛上了你。最好的學區(qū)房,其實不貴,別人也搶不了的。那就是你自己的書房。

2017-04-15

光明日報

網(wǎng)絡文學也需堅守文化自信 告別“野蠻生長”

從越南鄉(xiāng)村的小書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中國風味的網(wǎng)絡文學作品,逐漸成為世界各地讀者精神文化餐桌上的美食。

2017-04-15

光明日報

《駱駝祥子》手稿權屬背后的法與情

《駱駝祥子》的主題超越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北平城,這份手稿的價值也超越了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它屬于時代,屬于所有呵護它的人。

2017-04-11

南方周末

“文學雞湯神話”可以休矣

出版上甜膩、平白、淺俗之風的日盛一日,正好與影視劇“小鮮肉”和俗片“甜”劇之涌現(xiàn)撞了個滿懷,這真是無獨有偶。

2017-04-11

文藝報

文學作品中的饕餮盛宴

“塞滿填料的烤火雞、蘋果酒和蘋果醬、各種蔬菜、肉餡餅和‘梅子布丁’……”這是路易莎梅奧爾柯特作品《小婦人》中,新英格蘭地區(qū)一個普通家庭的感恩節(jié)菜單。

2017-04-11

中國日報網(wǎng)

網(wǎng)絡文學IP呼喚“工匠精神”

在審美、道德、思想、情感上能打動人,引發(fā)人的共鳴和人性提升的作品(產(chǎn)品),才是超越一般“粉絲”經(jīng)濟、使經(jīng)濟效益自甘擁護藝術品格及其大眾影響的最佳范式。

2017-04-07

人民日報

我們還需要純文學雜志嗎?

我們會長久地需要純文學雜志,哪怕有一天,純文學不再主要以紙質(zhì)的形式傳播。平臺與渠道的變化與更改不重要,只要文學精神不死,純文學就會在漫長的時光里依然發(fā)光。

2017-04-07

北京日報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