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歷史

禮親王世鐸小傳

晚清禮親王世鐸任領(lǐng)班軍機大臣十多年,為清代最無權(quán)的“宰相”之一。世鐸親歷中法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戊戌政變、庚子事變等大事,無所獻替,因未隨慈禧西逃而去職,1913年壽終京邸…

2023-10-08

澎湃新聞

重要進展!4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有新發(fā)現(xiàn)

日前,國家文物局通報了吉林和龍大洞遺址、遼寧朝陽馬鞍橋山遺址、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北京金中都遺址等4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

2023-10-07

唐末五代梟雄群體的特質(zhì)

雖然近年“唐宋變革說”飽受爭議,但唐宋之際發(fā)生的種種社會變化不可否認,其中最根本的變化應(yīng)該是漢魏以來傳統(tǒng)士族社會的解體。

2023-10-05

澎湃新聞

元好問和金代“功名社會”

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元格帶著14歲的嗣子元好問來到山西陵川縣。

2023-10-01

瑪雅盛衰原因論

正如風沙湮沒的樓蘭古國,或盛極一時的吳哥王朝,瑪雅文明的前置限定語通常是“神秘消失”——這個綿延三千年,在天文、歷法及建筑、雕刻等方面成就卓著的熱帶雨林文明,在十六世紀…

2023-09-29

澎湃新聞

青銅器與考古新發(fā)現(xiàn):第四屆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側(cè)記

自2020年始,中國國家博物館已連續(xù)三年舉辦“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論壇”,廣泛邀請國內(nèi)外該領(lǐng)域資深專家參與,獲得了與會嘉賓和業(yè)內(nèi)良好反響,已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打造的精品學術(shù)論…

2023-09-29

澎湃新聞

無中生有:北宋蘇頌撰寫墓志被“棄用”事

2023年國家文物局發(fā)布公告,公開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從戰(zhàn)國至清,其中第932號是保存在江蘇省無錫市無錫縣學舊…

2023-09-28

澎湃新聞

王三義談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術(shù)和衰亡史

晚清知識分子曾以奧斯曼帝國為文明鏡鑒,如康有為在《進呈〈突厥削弱記〉序》開篇即言:“橫覽萬國,與中國至近形似,比擬同類,鑒戒最切者莫如突厥矣?!边@里的“突厥”指的便是奧…

2023-09-24

澎湃新聞

重聚后的省思:中國中古史研究的異同與離合

8月25日至27日,第十四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lián)誼會在復(fù)旦大學順利舉行。

2023-09-23

澎湃新聞

從戚繼光、王漁洋等明清畫像看山左先賢風韻

明清兩代,山左(山東舊時別稱)涌現(xiàn)出眾多杰出的人物,如抗倭英雄戚繼光、著名將領(lǐng)邢玠,以詩聞名的邊貢、少負奇才的趙秉忠以及文藝領(lǐng)域王士禛、高鳳翰等,他們的畫像流傳至今

2023-09-22

澎湃新聞

疑案再探:吳士鑒密信所見光緒、慈禧病逝之內(nèi)情

近代以來一直有光緒帝系被慈禧太后“毒害”而死的說法,世人為此爭議不斷。

2023-09-21

陳恭祿與蕭一山筆戰(zhàn)述評:史事與史觀篇

按語:1930年代初,在兩位年輕的歷史學家陳恭祿與蕭一山之間,圍繞后者所著《清代通史》下卷,以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刊》為主戰(zhàn)場,發(fā)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異常激烈的“文字戰(zhàn)”。

2023-09-19

澎湃新聞

蔡京與“梁中書”除罷之謎

古典小說《水滸傳》第十二回,青面獸楊志一怒之下,殺死潑皮牛二,被開封府發(fā)配至“北京大名府留守司”,“那留守,喚做梁中書,諱世杰,他是東京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

2023-09-18

澎湃新聞

鐘少異談中國先秦時期的車戰(zhàn)

談到車戰(zhàn),總會讓我們想到春秋時代的種種典故,例如,鄭莊公以“魚麗之陣”大敗周天子,齊桓公險些被管仲射死,晉文公“退避三舍”……春秋時代的霸主們,正是通過車戰(zhàn)才得以奪取霸…

2023-09-17

澎湃新聞

后漢風謠、清議與士人品格

自前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建議以后,經(jīng)過百余年儒風的熏染,至后漢儒家思想成為士人持身處世的主導(dǎo)思想。

2023-09-17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