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書摘

尋找紀曉嵐的新疆足跡

有清一代,談及遭遇過流放新疆命運的歷史名人,大學者紀曉嵐往往首當其沖,知名度最高。這不僅由于紀曉嵐本人的民間傳說和通俗演繹異常豐富,更多是因為他留下了一批關(guān)于清代乾隆年…

2018-10-30

澎湃新聞

江南為何會在明中葉興起筑園風尚

相較于明初的嚴格規(guī)定,明中葉后政令逐漸松疲,在商業(yè)發(fā)達、以奢侈相競的社會氛圍中,興筑園林逐漸蔚為一時風尚。如《萬歷野獲編》中記:都下園亭相望,然多出戚畹勛臣以及中貴,大…

2018-10-29

杜澤遜:如何成為一名專業(yè)學者

治學之道,是指研究學問的門路,也就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專業(yè)學者。這個話題前人已經(jīng)談得很多了,而且言人人殊,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治學之道因人而異,因?qū)W科而異…

2018-10-24

昆廷·斯金納: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與經(jīng)驗

昆廷斯金納是“劍橋?qū)W派”的奠基者之一,也是當世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史家。2017年他在北京大學訪問,作了一系列演講和座談,后整理成《國家與自由:昆廷斯金納訪華講演錄》(北京大學…

2018-10-22

喬治·桑:肖邦的短處是不能控制自己的長處

【編者按】喬治桑(1804-1876),本名呂茜奧洛爾杜潘,法國19世紀著名女作家,一生創(chuàng)作了包括長中短篇小說、劇本、文藝批評等體裁在內(nèi)的一百多卷文學作品和大量書簡政論作品。除了不…

2018-10-16

再造斯文:1985、1986年的文化講習班

課堂、講壇,自古是師者的道場。但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三尺講壇就成了“無產(chǎn)階級不去占領(lǐng)就被資產(chǎn)階級占領(lǐng)”的階級斗爭前沿陣地,大搞“泥腿子登講堂”“工農(nóng)兵進學?!薄!?/p>

2018-10-16

外交舞臺上的宋子文和胡適:從性格到理念,徹頭徹尾的不合

宋子文對于中美關(guān)系所產(chǎn)生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從根本上打破了胡適從1937年9月起精心培養(yǎng)出來的模式,也同時攪亂了胡適和一大群美國官員的互動關(guān)系。胡適和宋子文兩人原來在中國時彼…

2018-10-14

趙元任、胡適:二戰(zhàn)期間美國陸軍特訓班中的中國學者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被日軍偷襲之后,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在這期間,美國陸軍為了對外戰(zhàn)爭的需要,在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25所知名大學都開辦有“陸軍特別訓練班”課程,英文為Ar…

2018-10-07

回到應許之地:猶太人的民族記憶與復國運動

人們常說,1897年從世界各地匯聚在巴塞爾參加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的代表們,就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創(chuàng)立者。這個說法并不完全準確。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的參與者…

2018-10-07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一個世界主義者的少年時光

我對上學的最初記憶始于大約1942年。我父親在舊金山不斷住院出院,我的妹妹也在1943年出生。我母親因為照顧丈夫和剛出生的寶寶而筋疲力盡,無力對付兩個精力旺盛的小男孩,當時我們…

2018-09-17

奇怪的氣象與北宋徽宗朝廷臣的政治命運

此文節(jié)選自原文摘譯,并有所刪減與調(diào)整。中文刊于《的故事》(楊麗麗主編,故宮出版社),《詭譎氣象:徽宗朝雪景畫暨蔡京題跋之政治意涵》。原文參見: HuipingPang, “Strange

2018-09-17

文明越進化,性別越兩極分化?——美國19世紀末的性別迷思

19、20 世紀之交的思潮在思想史上一般稱作世紀末(the fin de sicle),貫穿著“世紀末”思潮的是“文明沒落”“人種退化”與“陽剛的隳沉”等母題。這股思潮如今我們已感到陌生,…

2018-09-15

晚清電報發(fā)展簡史:中國融入全球通信網(wǎng)絡的努力

國家的發(fā)展不僅取決于槍炮、戰(zhàn)艦等有形力量,還取決于對信息的快速獲取。政府為了保家衛(wèi)國,必須要和其外國對手一樣迅速地搜集、組織和傳播知識。雖然中國在1872年通過創(chuàng)辦一家近代…

2018-09-12

吃不慣生魚片、住不慣榻榻米:晚清留日學生的日常生活焦慮

抵日第一餐在東京的留學生預備學校,在學習生活開始之前,日常的“文化摩擦”就開始了。實藤惠秀所著的《中國留學生史談》中收錄了明治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1898—1900)的《日華學…

2018-09-11

胡適下崗: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的一段往事

本文節(jié)選自李在中著《朵云封事》(北京出版社,2018年9月)。李在中系中國藝術(shù)史專家李霖燦之子,長期研究“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發(fā)展歷史,兼及抗戰(zhàn)時期邊疆文史…

2018-09-07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