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quán)力游戲

因此,在中國社會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許多人用情境背景、服裝儀容和舉止動作來炫耀他的財富、學(xué)問、身份、美貌等等權(quán)力象征;我們還可以看到許多人用類似的“前臺行為”來顯示他的…

2017-10-09

哲學(xué)園

這些小眾博物館,有的你可能都沒聽說過

以往,博物館總是給人距離感,但以下一些博物館不僅接地氣兒還很有意思,讓你對博物館刮目相看。

2017-10-09

澎湃新聞

楊朝明:儒學(xué)在今天該是什么樣態(tài)

郭齊勇強調(diào)“開放”二字,不僅在于避免極端,拒絕偏執(zhí),也是為了儒學(xué)能夠與時俱進,主動適應(yīng)當代實際。

2017-10-09

商務(wù)印書館

大英博物館藏唐三彩俑的“往事回譯”

如果韋利是在1920年左右翻譯的劉庭訓(xùn)墓志,那么當時他剛過而立之年。不知他對身后之名有過怎樣的猜想。近一百年以后,這份墓志銘文還會重新牽扯出“回譯”的話題。

2017-10-09

澎湃新聞

逝去的風韻、留存的意趣:閑話瓷枕與枕屏

既然枕屏的作用是防風,那么就存在一個問題,既然古人喜歡睡硬枕以求陰涼,長枕于上而不覺受寒,為什么偏偏又要用枕屏來防風呢,這不是兩相矛盾的嗎?

2017-10-09

澎湃新聞

略談自然教育與博物傳統(tǒng)

自然教育,卻無論如何是兒童教育和少年教育中非常有益的一部分,是現(xiàn)代教育最為有益也最為必要的補充,卻也同時是我國當下教育體系中極易被忽略的一部分。

2017-10-09

南方周末

許仙與蛇:他不相信世間會有全美的女人

于是有了這樣一個陰霾的日子,白素貞在家裹粽,許仙在街上被手持禪杖的和尚攔住去路。和尚自稱法海,有一對發(fā)光的眼睛。

2017-10-09

后浪

諾獎評委們“瘋玩”了兩年,換個姿勢接著玩!

但他在今年獲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從預(yù)測來講是爆了大冷。博彩公司、評論家、作家、媒體、自媒體等等,沒有一個人猜到。

2017-10-08

大樹李

民國時候大家都怎么議論諾貝爾獎?

諾貝爾文學(xué)獎在中國可以說是很受關(guān)注了,但你是否知道,這份關(guān)注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

2017-10-08

單讀

詩歌,作為抵制過度前衛(wèi)的力量

密茨凱維奇的種種努力,不僅在于反對當時盛行文壇的偽古典主義文風,更是用一種出其不意的方式,在今天這個時代,成為抵擋同質(zhì)化詩學(xué)經(jīng)驗的一個參照。

2017-10-06

新京報

四大名著60條金句,直指人心

下面這25句動人的話,出自不同的故事、人物和情境。拋開這些具體,它們所指向的,又何嘗不是一種融會貫通的人生意蘊?

2017-10-06

讀史開眼界

梁文道:如何用書偽裝自己是有文化的人

今天與你分享一篇梁文道的文章,文章整理自道長前幾年在深圳圖書館所做的一次演講,題目是《我的靈魂我的書閱讀作為一種精神操練》。

2017-10-06

梁文道

中文漢字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世界語

19世紀下半葉,民族主義在歐洲遍地開花,國際和平人士越發(fā)意識到,有必要人工創(chuàng)造新的國際通用語,消除使用者之間的位置不平等。

2017-10-03

騰訊·大家

諾獎忽視女性?盤點那些女性得主

與得獎的男性科學(xué)家相比,因為需要面對平衡家庭與事業(yè)和來自社會的客觀壓力,女性科學(xué)家取得獲得諾獎?wù)J可的頂尖學(xué)術(shù)成就誠屬不易。

2017-10-03

知識分子

一個中年男人的學(xué)習簡史

當記者,自己對這個社會都沒認識清楚,又怎么能去教育別人?!因為是工作的原因,靠攝影吃飯。從此就半推半就,糊里糊涂,就成了攝影圈里的人。

2017-10-03

英倫故事匯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