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xié)會聯(lián)合舉辦的“2019年優(yōu)秀網(wǎng)絡文學原創(chuàng)作品推介活動”在京舉行,《大江東去》《繁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浩蕩》《宛平城下》《傳國…
2019-10-13
每年的8月到10月,夏秋交替的季節(jié),關于圖書的討論也尤為熱烈。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年一度的德語圖書獎(Deutscher Buchpreis)評選。9月17日,6部小說脫穎而出,入圍第15屆德…
2019-10-13
最近,國家圖書館在總館北區(qū)二層大廳舉辦了“共和國不會忘記——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館藏文獻展。以弘揚42位被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功勛模范人…
2019-10-13
10月12日,“速度與溫度” 紅點傳達設計大獎獲獎作品展在楊浦濱江德國樓(楊樹浦路1366號)舉行開幕式。作為全球規(guī)模、影響力最大的傳達設計大獎,此次展覽是紅點視覺傳達藝術展首…
2019-10-13
2019年10月1日,第三屆河北文學藝術“彩鳳獎”圖書獎評審結果揭曉,集結京津翼老中青三代優(yōu)秀作家。其中,獲獎作家、80后青年作家李愫生有作品入選中宣部“學習強國”慶祝新中國成…
2019-10-06
本站隨著廣大女性成為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消費的主力群體,從網(wǎng)絡購物到網(wǎng)文閱讀,再到衍生影視劇甚至是網(wǎng)游手游,越來越多的女頻題材作品大放異彩。其中,古代言情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故事大類,…
2019-09-28
葛劍雄首次站上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帶領觀眾品讀起“中華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作為一位在上海生活了六十余載的“本地通”,復旦大學教授、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對上海有著深…
2019-09-25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花滿申城——上海博物館少數(shù)民族工藝館新陳列”9月23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展演項目之一,此次展覽于9月24日起正式對外…
2019-09-25
一身旗袍,素履而至,伴著《梅花三弄》的古琴曲,潘向黎身上的古典氣息自然地彌散開來。9月22日,作家潘向黎與路明來到上海作家書店,與讀者分享了他們進入文學的方式、寫作的喜悅…
2019-09-25
與雕版印刷相并行,漢字活字印刷在世界范圍內也源遠流長,且影響更為深遠。目前為止,除了中國本土,韓國、日本、法國、英國都還保存著前現(xiàn)代時期制作的漢字木活字或漢字近代金屬活…
2019-09-18
今年是復旦大學法學院正式建院90周年,而如果從開設法律課程算起,復旦大學的法律教育已經(jīng)有110年左右的歷史。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包括館藏和私人藏書在內,復旦大學匯集了數(shù)十萬冊…
2019-09-18
時當仲秋,古琴悠悠,一曲清徽最可聽。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劇院,結合浙江省博物館建館90周年系列活動“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9月17日晚,浙博鎮(zhèn)館之寶之一的唐代落霞式 “彩鳳…
2019-09-18
9月11日,“青春的行走——作家成長與當代文學七十年”主題論壇在蘇州舉行?!?0后”作家魯敏、“80后”作家孫頻、“90后”作家周愷以及青年批評家劉大先、項靜、何同彬展開對談,…
2019-09-15
都說“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擁有周秦漢唐故都的陜西省是中國第一文物考古大省,無論青銅器、墓室壁畫、唐三彩等無不璀璨奪目。澎湃新聞獲悉,作為中國第一座考古博物…
2019-09-10
“萊溪華寶——翁氏家族舊藏繪畫展”開幕式今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館舉行。展覽呈現(xiàn)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舊藏的三幅繪畫珍品——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圖》、明沈周《臨戴進謝安東山圖》軸…
2019-09-10
今天(2025年6月14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文物局當天公布了陶寺國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