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大漠孤煙為何“直”?物理學家在唐詩中讀出“不一樣的美”

“大漠孤煙直”中,煙為什么是直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球體月亮為什么被看作一個扁扁的盤子?帶著物理學家的思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從《全唐詩》中讀出了“不一樣的美”。

“大漠孤煙直”中,煙為什么是直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球體月亮為什么被看作一個扁扁的盤子?帶著物理學家的思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從《全唐詩》中讀出了“不一樣的美”。作為一名科學家,曹則賢嘗試以物理視角閱讀唐詩,并把由之產生的感悟寫下來,于是有了《物理視角讀唐詩》。

4月26日,曹則賢在上海徐家匯書院從物理角度解讀多首經典唐詩,帶現場觀眾共赴一場跨越文理的詩意之約。

從物理角度解讀唐詩

《物理視角讀唐詩》從《全唐詩》中擇取43首明顯含有同物理原理或概念相關聯的詩歌作為主題,從物理角度解讀唐詩。

雖然西方物理學科的概念自明末才進入中國,但“物理”這個詞在中國早已有之。杜甫在《鹽井》一詩中就寫到“我何良嘆嗟,物理固自然”。

“這句詩甚至為‘物理’這門學科提供了最正確的定義?!辈軇t賢認為,把“物理”依據中文字面意義理解為“存在+存在之道”就很正確,“物理就是關于大自然的學問,是研究事物生來就有的特征?!?/p>

“杜甫在詩中多次使用‘物理’一詞,不僅提供了‘物理固自然’的定義,還指出了物理學者應有的情懷以及學習、研究物理時應有的態(tài)度?!?曹則賢又引用杜甫《曲江二首》(之一)中寫到的“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追求學問、追求真理是否要抱著行樂的態(tài)度可以商榷,但不要追求浮名絆身卻是屬于高境界的識見。”

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描寫邊塞風光的名句。曹則賢認為,其原因在于此詩不僅描繪了絕美的邊塞風光,“還因為這首詩特別科學”,僅“大漠孤煙直”五個字中就蘊含了很多科學內容,展現了無風空曠環(huán)境中重力場下門羅效應的方方面面。

“為什么煙會是直的?由于地球重力的存在,空氣壓力往上方是變小的,所以對于煙的擴散來說,上方是突破口,它會優(yōu)先向上升?!睆奈锢斫嵌榷?,“大漠孤煙直”是自然現象的真實反映。正如曹則賢所言,“好詩的第一要素是合理。”

新書發(fā)布會現場,曹則賢以物理角度解讀唐詩。



李白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一個三維球體怎么就被看成一個白玉盤,就差了個維度了呢?曹則賢表示,這是因為月亮本身不是個發(fā)光體,而是一個漫反射體,它遵循朗博余弦定律,“這個球狀的反射體,你從遠處看,截面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強度都是一樣的,因此它可以被看作一個均勻的盤狀物。理解李白這首詩,大家記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朗博發(fā)射體?!?/p>

武則天的《如意娘》呈現了兩個有趣的物理現象。當眼睛長時間凝視一個地方,眼睛作為探測器就會疲勞,此時看向其他地方,如果有顏色是剛才未出現的,就會出現顏色補償的現象,即“看朱成碧”;為什么要“開箱驗取石榴裙”來證明有沒有流淚呢?這就與咖啡環(huán)效應有關了,眼淚中的水在蒸發(fā)的過程中,會把溶質顆粒帶到邊緣處,形成環(huán)狀分布,“也正是因為發(fā)現了這個原理,我們才改進了打印機,打印的字不再是邊緣粗,中心淡了?!?/p>

唐代李頎的《粲公院各賦一物得初荷》中寫道:“晴露珠共合,夕陽花映深。從來不著水,清凈本因心?!?曹則賢認為,荷葉上的露珠,其實展示了水的特性,水是有“皮”的,正是因為水有皮,所以才會有“波”的存在。水銀也是有“皮”的,所以水銀如果散落,會跑得特別快,因此水銀還有一個別稱,叫“快銀”。

現場讀者。



讓詩意帶上科學的色彩

法國詩人、評論家讓-弗朗索瓦·馬蒙特曾說過,“物理之于詩歌如同解剖之于繪畫;她不應該在詩歌中被察覺到,不過據信她可以為詩歌增添真實的魅力?!辈軇t賢很喜歡這個說法,作為一位物理學家,他所做的正是用科學家的眼光,發(fā)現并解讀詩歌中那些普通人不會輕易察覺的物理學現象。

談起唐詩,其優(yōu)美的意境為人稱道。但從科學的角度看,曹則賢認為,“合理性”也是一首唐詩是否能夠成為佳作的標準之一,“詩歌是講究美的文學形式,也是講究綜合性指標的文學形式?!彼麌L試以這樣的判斷標準去閱讀和評價唐詩,“用科學的眼光看詩歌,讓詩意帶上科學的色彩。”

《物理視角讀唐詩》書封



一個研究物理的人解讀詩歌,是否會生硬?“其實物理學本身是詩意的,好的物理學家也是滿懷詩意的。物理學家發(fā)現的公式定理,就是大自然的詩句?!?曹則賢解釋。

事實上,很多人從物理學中感受到美和詩意,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E=mc2以簡潔的形式揭示了質量與能量之間深刻而本質的聯系,這種簡潔性和深刻性被許多科學家和學者視為一種美的體現。就像詩歌用簡潔而富有韻味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一樣,質能方程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了宇宙的奧秘,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內在的秩序和美妙。

“我們的漢語詩詞太美了,但如果不能跳出漢語用別的語言作為文化背景來看,未必能理解漢語詩詞有多美。推而論之,如果我們不能從不同的角度,比如物理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詩歌,我們或許會錯過很多動人心魄的作品,因為我們沒能發(fā)現其之所以動人心魄的理由?!?曹則賢認為,“以物理的視角看詩歌,可以(下意識地)注意到詩歌中表示的世界是否真實。知道詩人曾真實地觀察過他努力要表達的世界,方知好詩何以為好詩。”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