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恢復“開化紙”,是對中國文化的堅持和守望

11月23日,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動之“開化紙制作工藝及開化紙本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開化縣舉行。

11月23日,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動之“開化紙制作工藝及開化紙本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開化縣舉行。該研討會由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與浙江省開化紙研究院主辦。

來自中國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澳門公共圖書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圖書館、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德國漢堡大學等單位的學者及私人藏書家共百余位圍繞開化紙研究和中華古籍保護事業(yè)展開交流。此外,研討會期間還展出了35部大多從清朝初期遺留下來,歷經兩三百年歷史依舊保存完整的開化紙古籍善本。

開化紙的依據(jù)依然值得學界研究

開化紙被認為是最好的明清古籍印刷用紙之一,質地細膩,潔白柔潤,簾紋不顯,薄而韌性強。又因清代《四庫全書》北四閣的寫本和武英殿很多印書都用的是開化紙,還有“貢紙”一說。

與會者就開化紙的定義與標準制定展開探討。私人藏書家韋力藏有一百多部開化紙本,“開化紙究竟是以產地命名還是紙名,既無文獻記載,也無文獻佐證?!痹谒磥?,開化紙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嚴格意義上是書界的一種通稱。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沒有記載就否認事物的存在。而且開化紙的確存在,還有它獨特的物理性,這些都可以構成一個單獨的紙類?!表f力認為,業(yè)界可以廣泛收集公私所藏開化紙本樣本,通過歸納特征,總結出一套實證的鑒定開化紙的方式,“科學更講究演繹推理,文物考古更注重歸納推理?!?/p>

韋力建議,首先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牽頭,系統(tǒng)整理出各館的開化紙本目錄;確認目錄后,由各地古籍保護中心組織檢測,做出開化紙本公約數(shù)?!肮s數(shù)出來以后,開化紙的標準器就形成了,從此業(yè)界可以用這個數(shù)據(jù)、這個白度、這個紙樣進行比對,開化紙的認定就能迎刃而解?!?/p>

而下一步,學界還可以就此推導出中國乃至世界藏有多少部開化紙本,根據(jù)年份反推出一個地方是否可能于某個時段生產出這么多的紙。

“就像北京烤鴨一樣,它形成了一套規(guī)范、一套特征。在開化,如果完全按照這種方法來做北京烤鴨,它依然叫北京烤鴨。所以開化縣來制造開化紙絕對沒有問題。問題是什么是開化紙?這個依據(jù)還是值得學界研究?!?/p>

恢復“開化紙”,是對中國文化的堅持和守望

私人藏書家韋力

通過研究開化紙,建立紙張研究模式

“開化紙雖然是一種優(yōu)質紙,但它屬于皮料紙,材料來源有限,后來制作工藝也失傳了,今后即使制作工藝能夠完整復原,也不可能大規(guī)模生產,更不能取代其他手工抄造紙成為唯一的古籍修復用紙。” 北京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姚伯岳如是說。

他從開化紙出發(fā),展開了對中國傳統(tǒng)紙張研究策略的構想:“我們可以通過研究開化紙,建立起一種研究模式,并將這種模式擴大到對中國各類傳統(tǒng)紙張的研究和生產中?!?/p>

姚伯岳稱,首先學界可以收集古今文獻中的相關文字記載,編纂《中國傳統(tǒng)紙張研究資料匯編》,用紙本書、電子版、網絡版等各種方式出版,成為集大成的中國傳統(tǒng)紙張研究資源庫。

其次,制訂《中國傳統(tǒng)紙張元數(shù)據(jù)標準》,規(guī)范古紙著錄方法。“現(xiàn)代的科學研究要求我們必須用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專業(yè)術語去記錄其相關事項,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細致的描述格式,以真實準確地反映中國傳統(tǒng)紙張的名稱、產地、年代、應用、物理和化學特性等各方面情況。”

姚伯岳認為學界還可以編制《中國傳統(tǒng)紙張鑒定實驗手冊》,規(guī)范中國傳統(tǒng)紙張的鑒定實驗方法;編制《中國傳統(tǒng)紙張紙譜》,建設對社會開放的網絡型數(shù)據(jù)庫;制訂《當代中國傳統(tǒng)紙張制作標準》,規(guī)范今后手工紙的制作工藝;對全國傳統(tǒng)手工造紙業(yè)進行普查登記,出版《中國傳統(tǒng)紙業(yè)年鑒》,并將其發(fā)布上網;建立中國傳統(tǒng)紙張研究網站,打造最具權威的工作研究平臺。

他強調,在進行上述各項基礎研究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中國傳統(tǒng)紙張的學術研究?!八粌H是一種產業(yè),更是一個學術主題。過去,我們總是從民族自豪感的角度來說造紙,現(xiàn)在我們要好好總結一下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歷史、中國傳統(tǒng)紙張的分類、與域外各種傳統(tǒng)造紙技術及其應用的比較研究、當代環(huán)境條件下中國傳統(tǒng)紙張制作工藝的改進之路?!?/p>

最后,姚伯岳指出目前政府、學術機構、民間力量齊心合力,共謀重光開化紙:“希望它能夠成為帶動中國傳統(tǒng)造紙業(yè)轉型發(fā)展的一個良機。

恢復“開化紙”,是對中國文化的堅持和守望

開化紙古籍善本

探討最佳現(xiàn)代手工紙,才是復原開化紙的意義

從2015年7月開始,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玉良帶領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團隊(下文簡稱“團隊”)前往開化,展開開化紙傳統(tǒng)制作工藝的調查與科學研究。

“開化紙在古籍界名氣很響,也有實物留存。但什么是開化紙、來源哪里......業(yè)內沒有完全統(tǒng)一?!睆偷┐髮W文博系教授、手工紙研究者陳剛介紹,團隊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對開化紙文獻、實物進行調查考證;二是探索開化紙復原;三是展開開化紙工藝研究、技術改良、紙壽研究等科學實驗,“開化紙確實有很多謎團,比如業(yè)內有關其原料及工藝都有不同看法。我們知道蕘花是重要的、可能的、具有開化特色的原料,在蕘花的蒸煮和漂白方面我們也攻克了一些難關。但在這之后,我們如何模仿古代開化紙的特色?如何再進行創(chuàng)新?其實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p>

“隨著時代變化,開化紙的內涵或許也會隨之變化?!痹陉悇偪磥?,今后學界對開化紙實物文獻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我們也需要對紙質進行改善,在均勻度、雜質方面繼續(xù)改進?!?/p>

楊玉良表示:“我們知道開化紙和其他紙本有本質差別,不僅僅來自于工藝,還有原料差異。所以我們通過各種科學研究尋找、制作原料,在開化各方面幫助下復原出最好的傳統(tǒng)制作紙張。你把它稱為開化紙可以,說它不是開化紙也可以,但我們說我們想恢復出最好的現(xiàn)代手工紙?!?/p>

什么是最好的現(xiàn)代手工紙?楊玉良認為一是紙張壽命長,二是白度、韌性、著墨性要好。“我們現(xiàn)在嘗試新的技術,既不導致纖維破壞,加快速度同時能完全符合傳統(tǒng)工藝的要求?!睏钣窳纪嘎?,目前團隊已經能做出壽命下限是2800年的手工紙,也就是至少能存放2800年以上。

“我甚至認為,如果最后我們做出來的紙是好的,是在開化做出來的,那么它叫什么紙,其實并不重要?!睏钣窳贾毖?,不必拘泥于概念中的“開化紙”,“因為我們的目的,不只是技藝的傳承,而是整理后的提煉;不只是元素的表達,而是挖掘后的傳承;不只是歷史的迷戀,而是思考后的升華。對開化紙的恢復,是對中國文化的堅持和守望?!?/p>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劉家真也認為:“探討最佳質量的現(xiàn)代手工紙的制作,才是復原開化紙任重道遠的意義所在?!保ㄎ?羅昕 鞠文韜)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