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這些中國歷史上的名句所說的都是關于節(jié)檢與清簡的生活。
澎湃新聞獲悉,11月25日,“杜絕浪費、節(jié)約光榮——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委員會書法作品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作品96件,是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專業(yè)委員會全體委員作品的第一次集體亮相,其中既有以清簡生活、提倡節(jié)檢等為內容的創(chuàng)作,也有對中國書法史經典草書的臨摹之作。
展出現場
走進上海圖書館展廳,“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薄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薄白苑畋仨殐€約,宴客切勿流連?!钡燃矣鲬魰缘脑娫~名句以草書點劃的形式呈現在一面面展墻上。在暖黃色的聚光燈下,透過不同書家墨色淋漓、枯濕濃淡、似斷實連的書寫筆觸,一句句樸實無華而又不乏智慧溫情的詩詞讓人印象深刻。
“杜絕浪費、節(jié)約光榮——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委員會書法作品展”現場
主辦方表示,草書是中國書法中一種高難度的書體。草書的偉大在于用單純簡潔的線條點畫來表現作者的心性情緒,讓人產生心理共鳴和美的享受。上海市書協一直重視草書的研習和創(chuàng)作,上海市書協第七屆理事會成立不久,就設立了草書專業(yè)委員會,匯聚了書協一批擅長草書的書家,而這次展覽主要也是通過草書的創(chuàng)作,對上海草書創(chuàng)作隊伍進行一次檢閱。
據悉,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專業(yè)委員會共17 人,均在此次展覽中集體“登臺”亮相,每人展出5幅作品。同時還特邀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的顧問及名家參展,如周志高、丁申陽、張偉生、張索等,共展出的作品共96件,其中既有主題內容的創(chuàng)作,又有對經典草書的臨摹,書體上除了草書為主的以外,兼顧楷書、隸書、篆書、行書等書體的創(chuàng)作,體現書協草書委員會成員較為廣闊的創(chuàng)作視野。
丁申陽參展作品
澎湃新聞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特邀作品中,原上海市書協名譽主席周志高所書的是一幅明代詩人張弼的詩作,“去年南郡賞元宵,歌舞聲中度畫橋。爛縵新詩誰記得,紅梅零落路迢遙。”上海書協主席丁申陽書寫的是唐代李紳著名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p>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七屆草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晁玉奎所書的除了李白的《月下獨酌》中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等,還以篆書書寫了明末清初朱柏廬《朱子家訓》中的名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p>
晁玉奎書法
“杜絕浪費、節(jié)約光榮——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委員會書法作品展”現場
此外,在參展書法家李俊、袁碩、唐楷之、沈杰等的筆下,出現的同樣是與糧食、節(jié)儉相關的詩句或對聯,如“粒粒清香撲鼻,顆顆透亮饞嘴”,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對于此次展覽為何以“杜絕浪費、節(jié)約光榮”為主題,晁玉奎說:“當時我在策劃展覽的時候,是有很多主題可以選擇的,包括抗美援朝70周年、脫貧攻堅戰(zhàn)等,所以當初我也在思考要不要策劃一個與這些主題相關的展覽。后來我想,‘杜絕浪費、節(jié)約光榮’這個主題一來對上海市民來說更近一些;二來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也涉及到千家萬戶。所以最后選了這樣一個主題??梢哉f,此次展覽的主題是非常突出,在社會上引起的這種良好的效應也是可以預見的?!?/p>
他表示,草書是中國書法五體中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的一種書體,“寫好草書既要有性情,更要有法度。草書不是胡寫亂畫,不是草率急速。草書創(chuàng)作應‘無意于佳乃佳’,是作者乘興一揮,表達心性,以發(fā)天性真情于筆墨之間。如果刻意求佳、心態(tài)緊張、天性靈感封閉、必難成功。我的體會是好友相聚,興酣而起,展紙揮毫,往往能出佳作?!鄙虾J袝鴧f主席丁申陽代表市書協對于此次展覽的成功舉辦表述祝賀,他說這次展覽主題明確,展出的作品質量高,書體全,對于上海的草書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草書的認識,他此前說:“ 草書也是最適宜抒情的書體,它反映書家的激情,反映自然界的動感,從審美上看草書也最能體現動態(tài)美,小中見大,大中現小,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法中有變,變中有法。草書有章草、今草、大草,甚至更為意象的狂草??癫荽砣宋飶埿裢黄屏嗽薪癫莸囊?guī)范,運筆放縱連綿,專門從藝術角度盡情發(fā)揮?!?/p>
張偉生書法
潘善助書法
一些書法界人士表示,從此次展覽的作品來看,展覽形式多樣,既有以“二王”風格理念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有突出金石味的大字作品,還有以尺牘為表現形式的小草通過拼接呈現在展廳,整體作品無論是字法、結體、章法到墨法的運用,都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
對于當下上海草書的現狀與思考,晁玉奎認為,在草書的書寫上,應該守住傳統、咬住傳統,“總體來講,當代上海草書在繼承方面,對于傳統草書的經典,很多書家是有在很認真的去學習和研究的。當然也存在臨摹上欠缺一些功夫,在創(chuàng)新上思想比較保守的一些問題。”
參展作品 袁碩
展覽開幕式現場
據悉,此次展覽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辦,上海市機關書法家協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專業(yè)委員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