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xiàn)代收藏家程琦(1911-1988)收藏書畫名跡極多,最著名的當為北宋畫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圖》以及《明皇納涼圖》等,《明皇納涼圖》后被認為是張大千所制
2025-06-26
澎湃新聞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和美邊疆 民族同歌——新疆西藏美術作品展”近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25-06-26
澎湃新聞位于上海陸家嘴的浦東美術館“締造現(xiàn)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自6月19日開放以來備受關注,與位于人民廣場的上海博物館“古埃及文明大展”隔江同輝
2025-06-26
澎湃新聞敦煌莫高窟與大足石刻,是中國最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兩座石窟,二者南北呼應,一先一后,串聯(lián)起佛教石窟藝術自西域傳入中原的脈絡。
2025-06-23
澎湃新聞六邊形的“百爵圖墨”,墨面百爵云集,雕工精湛,人物姿態(tài)栩栩如生;日本回流的“海會墨”,是明代制墨名家方于魯名品,可作為存世方于魯墨鑒定標準器……
2025-06-23
澎湃新聞“風口摩登——傅益瑤&牛安雙人展”6月21日在上海嘉禧國際藝術中心開幕,展覽展出了曾同樣留學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兩代藝術家傅益瑤、牛安的近百件作品
2025-06-23
澎湃新聞6月21日下午,“粉墨春秋畫時代——上海粉畫40周年作品展”在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經(jīng)初評、終評,從600余件參賽作品中最終選拔出作品72件展出,并特邀10件作品參展。
2025-06-23
澎湃新聞蟬鳴始,半夏生,夏至悄然而至。夏至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立的節(jié)氣之一,在中國文化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25-06-23
澎湃新聞2025年適值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建館三十周年。6月13日,在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日前夕,以“多重視域”為主題的朱屺瞻藝術館建館三十周年系列活動正式開啟。
2025-06-16
澎湃新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在敦煌壁畫中,文殊菩薩的長者像很常見;而在山西太原的崇善寺、五臺山古文殊寺等,都供奉著千臂千缽文殊立像,表達著…
2025-06-16
澎湃新聞2025年是左聯(lián)、社聯(lián)等左翼文化團體成立95周年。6月6日,“時代強音——中國左翼文化運動文物史料展”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對外展出。
2025-06-06
澎湃新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在開館十周年之際,推出重磅大展——“江戶浮世之美”特展。展覽匯聚了日本及中國臺灣數(shù)十家機構的重要浮世繪館藏。
2025-06-06
澎湃新聞思惟修,在佛教造像藝術上是一種特定的造型,意味著菩薩正在進行著思惟活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