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建設教育發(fā)展報告(2…
02結構力學(第三版)
03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導學教程…
04大型復雜鋼結構智能數字化…
05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基礎:基于…
06STM32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與應…
07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的Petri網…
08復雜空間結構設計關鍵技術…
09高性能計算技術及應用
10建筑消防驗收常見問題防治…
敬登虎
既有磚混房屋通常會遇到局部大空間改造或需要提升承載能力、抗震性能,鋼板一…
可購
劉志勇 著
本書主要介紹了遷移性阻銹劑及其在混凝土結構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包括遷移性阻…
苗艷麗 著;苗艷麗 編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jié),其主要內容包括:平法鋼筋算量入門、基礎構件鋼筋算量、…
《鋼筋翻樣方法與實例》編委會 編
《16G101圖集應用系列叢書:鋼筋翻樣方法與實例》根據《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
莊偉,謝俊,鄔亮
莊偉、謝俊、鄔亮編*的《輕型門式剛架設計從入門到精通(按GB51022-2015編寫…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科技與產業(yè)化發(fā)展中心(住…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體系和工程案例匯編》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科技與產業(yè)化…
郝贠洪,邢永明
《風沙環(huán)境下鋼結構涂層侵蝕力學行為與損傷評價研究》是作者及其團隊十余年研…
馬智剛
《建筑結構隔震設計簡明原理與工程應用》共5章6個附錄。第1章簡單介紹了地震…
陶俊林,李丹,劉彤,賈彬 著
本書是一本介紹爆炸載荷下鋼筋混凝土承重構件的毀傷與評估的專著,爆炸現象如…
薛剛,牛建剛,高春彥 編
《混凝土結構原理與設計學習指南(建筑工程方向)》從混凝土結構原理與設計人…
陳天柱 編
《建筑力學與結構(下冊)》根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改革的要求編寫而…
白國良 等 著
暫缺簡介...
朱繼華,蘇玫妮,楊立偉
《鋁合金結構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是作者關于鋁合金結構在土木工程應用方面的…
王海軍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主要介紹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構件,包括:緒論…
朱平華,陳春紅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2版)》是在2013年8月出版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欒懷軍,孫國皖 著
《16G101圖集實例教程系列叢書·16G101平法鋼筋設計實例教程》一書…
陳坤,邢慧娟
《16G101圖集實例教程系列叢書·16G101平法鋼筋計算實例教程》一書…
《16G101圖集實例教程系列叢書·16G101平法鋼筋識圖實例教程》一書…
《16G101圖集實例教程系列叢書·16G101平法鋼筋翻樣與下料實例教程…
李凱文 編
《建筑結構/高等職業(yè)教育土建類專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著重介紹了鋼筋混凝…
吳智深,戴建國,萬春風
當前世界上混凝土基礎設施保有量巨大,建造和維護費用高昂,且大部分結構都已…
李道奎
程選生,杜永峰 著
楊娜 著
藏式古建筑飽含濃郁的地域特色,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藏式古建筑…
厲見芬,李青松 編
《建筑結構設計軟件(PKPM)應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
暫缺作者
宗蘭、倪虹主編的《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范濤 著
本書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系列教材之一,參照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
卜良桃,黎紅兵,劉尚凱
卜良桃、黎紅兵、劉尚凱編*的《建筑結構鑒定 》依據《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
朱平華,夏群
《混凝土結構設計(第2版)》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2015年版)》(GB5001…
劉玉花,馬振宇 編
《建筑構造與識圖/高等職業(yè)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是將建筑構…
薛建陽,王威 著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guī)劃教材 混凝土結構設計(第二版)》為“十三…
鄒小靜 楊鼎久 徐磊
本書是為配合楊鼎久主編的國家 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建筑結構第3版》而編寫…
朱炳寅
為便于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能準確地解決在結構設計中遇到的規(guī)范應用過程中的實際…
賴伶,佟穎 編
《建筑力學與結構》根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高校課程改革要求進行編寫。全…
譚榮偉 等 著
《建筑結構CAD繪圖快速入門》第二版以AutoCAD新簡體中文版本(AutoCAD 2017版…
郭學明
本書從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現狀、技術特點入手,結合國際先進技術和國內的…
謝芳蓬,歐陽彬生 編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是為滿足現代…
本圖集是根據現行規(guī)范編制的參考資料,它對上海地區(qū)現有裝配式混凝土房屋建筑…
李強興
李強興*的《拉索基本理論及應用》將“斜拉索 ”*名為“拉索”,因為筆者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