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
1.3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4 主要的科學問題與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第2章 旱災系統敏感性機理分析
2.1 旱災系統敏感性內涵
2.2 旱災系統敏感性評估框架
2.3 旱災系統敏感性曲線
2.4 旱災系統敏感性和旱災脆弱性關系
參考文獻
第3章 作物受旱敏感性試驗的數值分析
3.1 試驗基地概況
3.2 受旱脅迫下作物需耗水規(guī)律研究
3.3 淮北平原Angstrom公式參數校正及太陽總輻射時空特征
3.4 基于單作物系數和進傳算法的受早肋迫下大豆燕發(fā)蒸騰量估算
3.5 基于雙作物系數法的受旱脅迫下冬小麥燕發(fā)蒸騰量估算
3.6 基于雙作物系數法的受旱脅迫下玉米燕發(fā)蒸騰量估算
3.7 基于典型作物試驗的作物對地下水利用公式確定
3.8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旱災系統敏感性的試驗分析
4.1 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與土層土壤含水率的關系
4.2 蒸發(fā)蒸騰與地上部干物質的響應關系
4.3 受旱脅迫對作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4.4 受旱脅迫對作物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4.5 受旱肋迫對不同抗旱型小麥品種生理及產量的影響
4.6 基于作物生長模型的淮北平原玉米旱災損失定量評估
4.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試驗與模擬相結合的旱災系統敏感性分析
5.1 作物旱災敏感性物理機制解析
5.2 基于相對生長率的大豆旱災系統敏感性定量評估研究
5.3 基于相對生長率的小麥旱災系統敏感性定量評估研究
5.4 基于水分虧缺試驗的大豆旱災系統敏感性定量評估研究
5.5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