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滾動軸承的類型與特性 1
1.1滾動軸承的分類. 1
1.1.1球軸承. 1
1.1.2滾子軸承. 4
1.1.3 直線運動軸承. 6
1.1.4 特殊用途軸承. 7
1.2滾動軸承代號. 9
1.2.1 基本代號. 9
1.2.2 前置代號 12
1.2.3 后置代號 12
1.3 滾動軸承的精度 20
1.3.1 尺寸精度 20
1.3.2 旋轉精度 20
1.4 滾動軸承的預緊與剛度 21
1.4.1 滾動軸承的預緊 21
1.4.2 滾動軸承的剛度 22
1.5 滾動軸承的配合與游隙 24
1.5.1 滾動軸承的配合 24
1.5.2 滾動軸承的游隙 25
習題 27
第2章 滾動軸承的幾何學. 28
2.1 宏觀幾何學 28
2.1.1球軸承 28
2.1.2調心滾子軸承 33
2.1.3 圓柱滾子軸承 35
2.1.4 圓錐滾子軸承 36
2.2 微觀幾何學 37
2.2.1 一維形貌參數(shù) 37
2.2.2 二維形貌參數(shù) 38
2.2.3 三維形貌參數(shù) 38
例題. 39
習題. 39
第3章 滾動軸承的內部接觸載荷分布 40
3.1 外部載荷的分類 40
3.1.1靜載荷和動載荷 40
3.1.2集中載荷和分布載荷 41
3.1.3 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 41
3.2 接觸載荷 41
3.2.1 球與滾道的接觸載荷 41
3.2.2 對稱球面滾子與滾道的接觸載荷 41
3.2.3 圓錐滾子與滾道以及擋邊的接觸載荷 42
3.2.4 圓柱滾子與滾道的接觸載荷 42
3.3 靜載荷作用下軸承內部載荷分布 44
3.3.1 載荷與變形關系 44
3.3.2 徑向載荷下軸承載荷分布 45
3.3.3 軸向載荷下軸承載荷分布 48
3.3.4 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聯(lián)合作用下軸承載荷分布 51
3.3.5 徑向載荷、軸向載荷和力矩聯(lián)合作用下軸承載荷分布 56
3.4 載荷引起接觸角變化 57
3.5 載荷引起內、外圈相對位移 58
3.6 球軸承的極限載荷 59
例題. 60
習題. 62
第4章 滾動軸承的接觸應力與變形 63
4.1 彈性接觸的赫茲理論 63
4.2 表面應力與變形 63
4.2.1 點接觸 63
4.2.2 線接觸 65
4.3 法向力作用下的次表面切應力 66
4.3.1 最大靜態(tài)切應力 66
4.3.2 最大動態(tài)切應力 66
4.4 法向力和切向力聯(lián)合作用下的次表面切應力 67
4.5 滾子凸度和滾道凸度的接觸應力 69
4.6 滾子凸度計算 70
4.6.1 相交圓弧修正母線滾子 70
4.6.2 相切圓弧修正母線滾子 71
4.6.3 全凸圓弧母線滾子 71
4.7 滾子端面與擋邊接觸應力 72
例題. 72
習題. 73
第5章 滾動軸承的運動學. 74
5.1 中低速軸承運動學 74
5.1.1簡化計算的假設 74
5.1.2軸承的運動關系 74
5.1.3 軸承的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 77
5.2 高速軸承運動學 77
5.2.1 高速軸承運動學的特征 78
5.2.2 高速軸承運動學分析計算 83
5.3 滾道控制理論 86
5.4 旋滾比 86
例題. 87
習題. 88
第6章 滾動軸承的摩擦力矩和功率損耗. 89
6.1 滾動軸承摩擦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