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統(tǒng)稱為感染性疾病,其中傳染較 強、可引起宿主間相互傳播的疾病稱為傳染病。感染性疾病是人類 最常見的一大類疾病,病原種類多,包括細菌、病毒、真菌,還有 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如立克次體、衣原體、支原體等。其中人類免 疫 缺 陷 病 毒(human immunodeffciency virus,HIV) 自 20 世 紀后期至 21 世紀傳播以來,形成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fciency syndrome,AIDS),簡稱艾滋病,已成為人 類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疾病之一,HIV 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的缺 失,從而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其感染類型和病理基礎 錯綜復雜,使診斷更為困難。因此,提高對影像征象的識別,以及對 每種疾病影像特點的掌握和靈活應用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樣對 診斷疾病將更有把握。近年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人禽流感、甲型 H1N1、新型冠狀 病毒感染等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的發(fā)生,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些傳染病不僅傳播性強,而且病死率高,對這些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快 速有效的診斷顯得特別重要,除了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之外,影像 學檢查作為一項重要的輔助檢查,能夠為臨床提供客觀的診斷依據。 醫(yī)學影像涵蓋多種影像診斷技術,包括 X 線、CT、磁共振成像、 超聲及核醫(yī)學等。同時,隨著新的影像診斷技術及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 展,醫(yī)學影像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發(fā)揮出越來越重要的 作用。感染性疾病可涉及全身所有系統(tǒng),病原繁多,病情復雜,部分病原重疊感染,影像表現(xiàn)更加多樣。而且,“同影異病”和“同病異 影”是醫(yī)學影像的特點,這更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診斷難度。對于不 同部位的感染性疾病,如何利用不同影像檢查技術的優(yōu)點,如何采用 合理有效的影像檢查方法,如何將不同影像檢查方法結合,進而在感 染性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做出明確判斷,提高診斷效能,為臨床 提供診斷依據,縮小鑒別診斷范圍,觀察治療效果,為臨床和患者提 供有力幫助,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目前,對多數(shù)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 致病機制尚缺乏足夠的認識,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fā)生以來, 影像診斷在臨床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評估及判斷預后等方面發(fā)揮了 巨大作用。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初期,病原體檢測較復雜,時間 較長,胸部 CT 在早期篩查診斷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分冊為感染性疾病病例影像精解,所選病例來源于首都醫(yī)科大 學附屬北京地壇醫(yī)院精選案例。每個病例按照基本信息、輔助檢查、 影像學檢查、診斷、診斷要點、鑒別診斷、病例分析及病例點評的內 容依次進行闡述,重點是從影像描述中認識影像征象,從診斷及鑒別 診斷中探討疾病的個性與共性,從病例分析中進一步了解疾病的發(fā)生、 發(fā)展過程,從病例點評中學會診斷思路。本書病例豐富,圖文并茂, 實用性強,面向放射科醫(yī)生、臨床醫(yī)生及醫(yī)學生等。 醫(yī)學影像作為臨床診斷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輔助檢查,也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在影像診斷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病史、臨床癥狀及其他 相關輔助檢查,綜合考慮做出明確診斷。作為影像診斷醫(yī)生,要善于 應用不同影像檢查方法,善于總結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征象,最大 限度地為臨床診斷提供影像診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