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婦產科學三陰性乳腺癌聯合治療

三陰性乳腺癌聯合治療

三陰性乳腺癌聯合治療

定 價:¥168.00

作 者: [印]曼祖爾·A.米爾,[Manzoor,A.Mir] 著,王曉稼,吳偉主,王甌晨 譯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3604731 出版時間: 2024-05-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引進自 Elsevier 出版社,由癌癥生物學與免疫學專家 Manzoor A. Mir 博士撰寫,是一部全面介紹三陰性乳腺癌聯合治療的實用指南,不僅從分子水平上討論了三陰性乳腺癌,還對這種特定癌癥類型的聯合治療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對于三陰性乳腺癌這樣的高級別腫瘤,因腫瘤細胞固有的遺傳不穩(wěn)定性會產生內在耐藥性和獲得性耐藥性,因此采用單一療法大多毫無價值。聯合療法降低了單一藥物的劑量,但可提供更多或至少相同的治療效果,并降低耐藥性的風險,因此了解多種治療方案至關重要。全書共 8 章,內容系統(tǒng)、闡釋簡明、配圖豐富,可供對聯合療法治療三陰性乳腺癌感興趣的醫(yī)生、癌癥研究人員、腫瘤學家及生物學家借鑒參考。

作者簡介

  原著者簡介 Manzoor A. Mir 擁有 HNBG 中央大學動物學碩士學位,在通過著名的國家級CSIR-JRF-NET 考試后,于新德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和昌迪加爾 CSIR 微生物技術研究所共同攻讀免疫學領域的博士學位。目前于克什米爾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生物資源系教授癌癥生物學和免疫學,是克什米爾大學生物資源系主任。美國癌癥研究協會、英國皇家學會、國際免疫學協會、印度癌癥學會、印度免疫學學會、印度國家科學協會、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等科學組織和協會的成員。DOVE medical press、Springer Plus、Cancer Biomarkers、Frontiers、Plos 等著名期刊的編輯委員會委員或審稿人,并多次受邀在印度國內外的各種科學會議上發(fā)表演講。有 15 年的研究和教學經驗,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癌癥生物學、乳腺癌聯合治療、分子免疫學和結核病免疫學。為大學撥款委員會的學生開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免疫學和內分泌學開放在線課程(MOOC),并獲得大學撥款委員會教育傳播聯盟(CEC)SWAYAM 印度人力資源開發(fā)部的批準;承擔了強生科技與創(chuàng)新機構的乳腺癌聯合治療研究項目。曾獲得印度政府科技部授予的教師助理研究卓越獎學金(TARE)、印度科學院和國家科學院授予的夏季研究獎學金(SRFP- 2019)。發(fā)表了 50 多篇高影響力的研究論文,并撰寫了相關著作,參與編寫了 ELSEVIER 出版社、Nova Science 出版社、Bentham Sciences 出版社、IGI Global 出版社、Springer-Nature 出版社超過 15 部的著作,還獲得了國際出版社的多項獎項。主譯簡介王曉稼腫瘤學博士,主任醫(yī)師(二級崗),博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腫瘤醫(yī)院院長助理、乳腺腫瘤內科主任。浙江省腫瘤智能診斷與分子技術重大疾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基礎醫(yī)學與腫瘤研究所實驗研究者(PI),浙江省腫瘤診治質控中心副主任兼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腫瘤內科專業(yè)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港澳臺創(chuàng)新合作重點專項首席專家,浙江省“151 人才”第二層次人才。主持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際合作重點專項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 項、浙江省省重點研發(fā)計劃 2 項,承擔各類國際、國內和自發(fā)臨床研究 100 余項。主編及副主編著作 5 部,發(fā)表論文 200 余篇,其中 SCI 收載論文 80 余篇。吳偉主主任醫(yī)師(二級崗),研究生導師,寧波市胸部惡性腫瘤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寧波市醫(yī)療中心李惠利醫(yī)院乳腺外科(市重點扶植學科)學科帶頭人,寧波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拔尖人才。浙江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普外科委員,中國醫(yī)藥教育協會乳腺疾病專業(yè)委員會浙江省分會常務委員,浙江省醫(yī)學會腫瘤分會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寧波醫(yī)學學術交流管理中心乳腺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參加及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在中華系列期刊及 SCI 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 20 余篇。 王甌晨 腫瘤學博士,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乳腺外科主任。溫州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和浙江省醫(yī)師協會乳腺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腫瘤臨床學會(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美國加州大學 Cedars Sinai 醫(yī)學中心訪問學者。曾獲“中國乳腺癌 2020年度學術影響力 TOP100”、“浙江省衛(wèi)生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溫州市“551 人才”等榮譽。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1 項、國家衛(wèi)健委科技中心創(chuàng)新藥物上市后重大項目 1 項、浙江省自然基金 3 項、浙江省重大項目和溫州市重點項目各 1 項,承擔 GCP 臨床試驗 10 余項,牽頭并發(fā)起 IIT 臨床研究 5 項。近年來,在 SCI 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 100 余篇。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三陰性乳腺癌:一種高度侵襲性的乳腺癌亞型 
第2章 新的生物標志物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和前景 
第3章 三陰性乳腺癌當前治療策略和治療選擇 
第4章 常規(guī)輔助化療聯合手術、放療和其他靶向治療 
第5章 免疫系統(tǒng)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作用 
第6章 三陰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療、化療和靶向治療的相互作用 
第7章 三陰性乳腺癌中靶向生物學特異性的分子 
第8章 三陰性乳腺癌聯合治療中的不同藥物遞送方式 
附錄 A 術語釋義 
附錄 B 縮略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