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庫理論云原生網(wǎng)關Traefik:入門、進階與實戰(zhàn)

云原生網(wǎng)關Traefik:入門、進階與實戰(zhàn)

云原生網(wǎng)關Traefik:入門、進階與實戰(zhàn)

定 價:¥129.00

作 者: 李杰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743064 出版時間: 2024-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關于云原生網(wǎng)關Traefik的標準參考和實戰(zhàn)指南,它從功能特性、工作原理、架構設計、性能優(yōu)化、項目實戰(zhàn)、源碼分析等多個維度對Traefik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幾乎覆蓋從入門到進階過程中的所有問題,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案例豐富。本書內容源于作者在大量云原生項目改造中的經(jīng)驗總結,得到了Google、華為等國內外頭部科技公司技術專家的推薦和Traefik Labs 社區(qū)的多位PMC好評。讀完本書,你將了解或掌握以下知識:?云原生的發(fā)展歷程、架構模式、技術棧以及發(fā)展方向;?云原生網(wǎng)關的技術生態(tài)和技術選型?Traefik的安裝、配置、基本特性?Traefik的架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升級、遷移和高可用性?Traefik中間件、Traefik Mesh、Traefik Hub、Traefik Operator編排等高級特性?Traefik的插件開發(fā)、可觀測性實踐和性能優(yōu)化等高階實踐?Traefik在實際項目中的使用和最佳實踐?Traefik核心功能組件的源碼分析

作者簡介

  李杰(Luga Lee)資深架構師,從事技術研發(fā)工作10余年,擁有豐富的一線項目實戰(zhàn)經(jīng)驗?,F(xiàn)任職于某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擔任云原生架構師,為公司設計和優(yōu)化云原生架構;曾就職于多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在跨境電商、移動支付和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領域擔任架構師,負責基礎架構的設計及性能優(yōu)化。Jakarta EE Ambassador、Traefik Ambassador、TraefikLab中國社區(qū)發(fā)起人,在容器云、微服務、DevOps、數(shù)據(jù)治理以及Java虛擬機等領域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公眾號“架構驛站(priest-arc)”主理人

圖書目錄

序 一
序 二
前 言
第一部分 Traefik基礎
第1章 云原生生態(tài)體系 2
1.1 概述 2
1.2 再見,傳統(tǒng)虛擬化生態(tài) 5
1.2.1 架構發(fā)展史 5
1.2.2 傳統(tǒng)IT架構的好處 7
1.2.3 傳統(tǒng)虛擬化生態(tài)面臨的挑戰(zhàn) 7
1.3 走向云原生 8
1.3.1 云原生架構發(fā)展史 8
1.3.2 云原生架構 9
1.3.3 云原生架構模式 13
1.4 云原生堆棧 16
1.4.1 微服務 17
1.4.2 容器 22
1.4.3 Serverless 25
1.4.4 開放式應用模型 27
1.4.5 服務網(wǎng)格 29
1.4.6 DevOps 29
1.5 眺望云原生的未來 34
1.5.1 云原生與人工智能 35
1.5.2 云原生的價值及挑戰(zhàn) 37
1.6 本章小結 38
第2章 云原生網(wǎng)關 39
2.1 概述 39
2.2 網(wǎng)關演進 40
2.2.1 傳統(tǒng)API網(wǎng)關 40
2.2.2 Ingress代理 44
2.2.3 Gateway API 55
2.3 主流網(wǎng)關分析與比較 59
2.3.1 Nginx 59
2.3.2 Istio 60
2.3.3 Traefik 61
2.4 為什么選擇Traefik 62
2.4.1 走進Traefik 62
2.4.2 Traefik核心特性 63
2.4.3 Traefik優(yōu)勢 63
2.5 Traefik生態(tài) 67
2.5.1 Traefik Proxy 67
2.5.2 Traefik Enterprise 68
2.5.3 Traefik Hub 69
2.5.4 Traefik Mesh 70
2.6 本章小結 70
第3章 Traefik的安裝與配置 71
3.1 概述 71
3.2 獲取Traefik軟件包 71
3.2.1 通過二進制文件獲取 72
3.2.2 通過鏡像獲取 72
3.2.3 通過Helm Chart獲取 75
3.3 Traefik的安裝和部署 75
3.3.1 基于Helm安裝和部署 75
3.3.2 基于CRD安裝和部署 81
3.3.3 基于官方Docker鏡像安裝和部署 88
3.3.4 基于二進制文件安裝和部署 92
3.3.5 基于源碼編譯安裝和部署 93
3.4 Traefik的配置與調試 96
3.4.1 配置原理 96
3.4.2 靜態(tài)配置 98
3.4.3 動態(tài)配置 104
3.5 本章小結 111
第4章 Traefik的架構與原理 112
4.1 概述 112
4.2 Traefik設計理念 113
4.3 入口點 114
4.3.1 HTTP入口點 116
4.3.2 UDP入口點 120
4.4 路由器 121
4.4.1 HTTP路由器 122
4.4.2 TCP路由器 126
4.4.3 UDP路由器 128
4.4.4 gRPC路由器 130
4.5 提供商 134
4.5.1 基于標簽的提供商 137
4.5.2 基于注解的提供商 139
4.5.3 基于鍵值的提供商 140
4.5.4 基于文件的提供商 142
4.6 服務 143
4.6.1 負載均衡 143
4.6.2 健康檢查 145
4.6.3 黏性會話 148
4.7 本章小結 149
第5章 Traefik的基本特性 150
5.1 概述 150
5.2 常用基礎操作 150
5.2.1 命令行 151
5.2.2 ping命令 152
5.2.3 儀表盤 153
5.3 Traefik API配置管理 155
5.3.1 API配置解析 156
5.3.2 入口點API 159
5.3.3 儀表盤API 161
5.3.4 指標API 165
5.3.5 常用端點 167
5.4 Traefik安全機制 171
5.4.1 身份驗證 172
5.4.2 授權訪問 175
5.4.3 傳輸層安全 177
5.4.4 Let’s Encrypt 181
5.5 本章小結 184
第6章 Traefik升級、遷移及高可用性 185
6.1 概述 185
6.2 Traefik升級 186
6.2.1 Traefik版本對比分析 187
6.2.2 Traefik主要升級 188
6.2.3 Traefik次要升級 193
6.2.4 升級指南 196
6.3 Traefik遷移 197
6.3.1 Traefik自遷移 197
6.3.2 將Nginx遷移至Traefik v1 198
6.3.3 將Nginx遷移至Traefik v2 200
6.4 Traefik遷移工具 201
6.4.1 實現(xiàn)原理 202
6.4.2 不支持的注解類型 203
6.4.3 安裝和部署 205
6.4.4 常用操作實踐 207
6.5 高可用模型 208
6.5.1 負載均衡模型 209
6.5.2 Active-passive故障轉移模型 213
6.5.3 Active-active故障轉移模型 216
6.5.4 集群模型 219
6.6 本章小結 222
第二部分 Traefik進階
第7章 Traefik高級特性——中間件 224
7.1 概述 224
7.2 再識中間件 225
7.2.1 實現(xiàn)原理 225
7.2.2 功能特性 225
7.2.3 常用類型 226
7.3 通用中間件 229
7.3.1 前綴中間件 229
7.3.2 認證中間件 233
7.3.3 重定向中間件 234
7.4 自定義中間件 236
7.4.1 速率限制中間件 236
7.4.2 斷路器 241
7.4.3 重試中間件 244
7.5 中間件配置實現(xiàn) 245
7.5.1 配置中間件選項 245
7.5.2 定義中間件標簽 246
7.5.3 實現(xiàn)中間件 248
7.6 本章小結 250
第8章 使用Traefik網(wǎng)格實現(xiàn)流量治理 252
8.1 概述 252
8.2 流量治理 256
8.2.1 流量治理挑戰(zhàn) 256
8.2.2 南北向流量 257
8.2.3 東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