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科普讀物其他科普知識牛津科學傳播學手冊

牛津科學傳播學手冊

牛津科學傳播學手冊

定 價:¥128.00

作 者: [美]凱瑟琳·霍爾·賈米森,[美]丹·卡亨,[美]迪特姆·A.舍費爾 著,王大鵬,等譯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3604014 出版時間: 2024-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牛津科學傳播學手冊》由多位在科學傳播研究領域的領先學者聯(lián)合撰寫。全書分成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建立科學的科學傳播的必要性,探討科學知識的來源和方式,改變媒體結構的影響,揭示了公眾認為什么科學,當前科學爭論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探討了科學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同行評審的困難、撤回的數(shù)量增加、發(fā)表和統(tǒng)計上的偏見以及炒作的嚴重性。第三部分的主題是:“瘋牛病”、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以及HPV和HBV疫苗,以當下重要科學話題的科學傳播案例為例。第四部分著重于精英中介機構傳播科學的方式。這些機構包括科研院所、學術出版社、政府機構、博物館、基金會和社交網(wǎng)絡。它還考察了公民的科學思考和基于科學的決策。在第五部分中,該手冊討論了科學媒體互動、以知識為基礎的新聞、兩極分化的媒體環(huán)境、科學的流行圖像以及科學在娛樂、敘事和喜劇中的描述。最后一部分確定了人類偏見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影響科學的傳播。偏見包括頑固的錯誤信息、不充分的框架、道德推理的偏見、確認和選擇性暴露的偏見、數(shù)學盲、近因效應、對非自然的恐懼、標準化、錯誤的因果歸因,以及處理不確定性的公共困難。這本書的每一部分還都包括一個主題綜合。

作者簡介

  凱瑟琳·霍爾·賈米森(Kathleen Hall Jamieson)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嫩伯格傳播學院的Elizabeth Ware Packard教授,也是安嫩伯格公共政策中心主任沃爾特和萊昂諾·安嫩伯格的董事。

圖書目錄

目錄                                                                                                                                                                                                                        引言 為什么要做科學傳播?
第一部分 關于科學傳播的科學
第一章 對科學傳播的科學的需求:傳播科學的價值和規(guī)范
第二章 科學傳播的科學概述
第三章 普通科學知識及奇特的科學無知探源
第四章 媒體結構的變遷如何影響科學新聞報道
第五章 公眾怎么看待和認識科學及其重要性何在
第六章 科學爭議:科學傳播的科學提供的是管理指導還僅僅是分析
第七章 科學傳播的科學回顧
第二部分 在以攻擊科學為特征的情況下找到并克服科學面臨的挑戰(zhàn)
第八章 作為“出了問題的”科學與作為“自我修正的”科學:撤稿和同行評議的問題如何被用來攻擊科學
第九章 科學發(fā)表偏差:是什么,為什么會有問題,如何加以解決
第十章 科學傳播中的統(tǒng)計偏差:我們對此知道什么以及如何解決
第十一章 科學上有夸張炒作的問題嗎?如果有,如何解決
第十二章 有撤稿問題嗎?如果有,我們該怎么做
第十三章 要點重述:找到并克服以攻擊科學為特征的科學挑戰(zhàn)
第三部分 行動中的科學傳播:失敗與成功
第十四章 對“瘋牛病”危機前中后的食品安全傳播比較研究
第十五章 對納米技術的風險進行傳播和跨國比較研究
第十六章 生物技術和轉(zhuǎn)基因生物在歐洲各國的科學傳播
第十七章 兩種疫苗的故事以及它們的科學傳播環(huán)境
第十八章 行動中的科學傳播回顧
第四部分 精英中介在傳播科學中的作用
第十九章 科學機構中的科學傳播
第二十章 學術出版社和學術期刊的作用
第二十一章 政府機構在對傳播監(jiān)管科學中的作用
第二十二章 科學傳播及博物館正在變遷的角色
第二十三章 基金組織的作用:基金會
第二十四章 利用社交網(wǎng)絡促進公眾對科學與健康的理解
第二十五章 在科學與公共政策交匯處設計公共協(xié)商機制
第二十六章 把科學轉(zhuǎn)化成政策和立法:以證據(jù)為前提的決策制定
第二十七章 回顧中間人在傳播科學中的角色:一種綜合體
第五部分 媒體在傳播科學中的角色、權力和危險性
第二十八章 (不斷變化的)科學家與媒體互動的本質(zhì):一項跨國分析
第二十九章 基于知識的新聞新模型
第三十章 公民理解科學問題:數(shù)字時代科學新聞和信息的供求因素
第三十一章 科學在流行文化中不斷變化的形象
第三十二章 我們對娛樂產(chǎn)業(yè)所刻畫的科學了解有多少?這如何影響公眾對科學的態(tài)度
第三十三章 敘事如何在娛樂中發(fā)揮傳播科學作用
第三十四章 諷刺新聞和深夜喜劇節(jié)目中關于科學的假設
第三十五章 扼要重述:媒體在科學傳播中的角色、權力和風險
第六部分 在極化的環(huán)境中傳播科學的挑戰(zhàn)
第三十六章 抵抗錯誤信念:對撤稿和更正科學錯誤信息的最佳實踐的證據(jù)及建議的分析
第三十七章 利用框架來讓科學傳播更有效
第三十八章 公民利用科學的哲學障礙
第三十九章 在傳播科學時克服證實偏誤和盲點偏誤
第四十章 在對科學進行傳播時理解和克服選擇性暴露和判斷
第四十一章 在傳播科學時克服數(shù)學盲以及對啟發(fā)法的使用
第四十二章 在處理氣候時序數(shù)據(jù)時克服偏見
第四十三章 在討論轉(zhuǎn)基因生物時理解和克服對非天然的恐懼
第四十四章 保護還是污染科學傳播環(huán)境?兒童疫苗的案例
第四十五章 克服錯誤的歸因:揭穿麻風腮三聯(lián)疫苗與自閉癥之間關聯(lián)的真相
第四十六章 在不同國情下克服傳播不確定性的挑戰(zhàn)
第四十七章 概述:傳播科學的啟發(fā)法、偏見、價值觀和應對的其他挑戰(zhàn)
總結 即將來臨的科學傳播環(huán)境的變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