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我不喝茶就講不好英文”
——印象中的吳以義先生
那些繽紛的時光
——憶丁丁在“浙里”跨學科的日子
“‘那時候’文心尚存,不過于冷僻處罷了”
——浮觀劉擎
低調的哲學觀和高調的哲學家觀
——作為“替身”和“譯員”的童世駿教授
“紹海”孫周興
“我注六經”vs“六經注我”一例
——有感于金春峰評李澤厚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武漢訪友記
“不自覺地嚴肅了起來”
——羅義俊先生的售語
那一道清曉的光
——記哲學所的年輕人
光明俊偉孫月才
解放大路走九遍
——漫憶吉大求學時光
與奧伊澤爾曼“過招”
——致婁自良先生
“夢里不知身是客”
——《聽風閣札記》印象
《查某人的夢》
中者義劃
——誠品·李明輝·海洋儒學
廈大見馬總
——“京中爺”王路
范老師九十歲了
諸暨籍哲學家
卑爾根的貝多芬
山承的“員利”成”
成為讀者
——《哲學分析》十年記
康德書緣
——我的哲學路標
林團長·金性堯·定海城
高瑞泉vs孫向晨
——“說到底是一個進步問題”
關子尹的譯注
窮智見德
——中山大學哲學印象
未盡之緣
——我的羅爾斯之旅
泰初有為
——有關威廉斯的記憶
讀人與招魂
——趙園與趙越勝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