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現狀
3.研究問題
4.研究意義
5.本書結構
章 理論背景
1.1 特征及特征理論
1.2 功能語類D的特征
1.2.1 D與DP的定義
1.2.2 D的種類
1.2.3 D特征的內涵
1.2.4 小結
1.3 二語習得研究的特征組合范式
1.3.1 確指性與特指性的界定
1.3.2 Lardiere的特征重組假說
1.3.3 二語D特征重組復雜度假說
第二章 D特征的句法屬性
2.1 D的研究發(fā)展歷程
2.1.1 “DP假說”之前的名詞短語
2.1.2 “DP假說”
2.2 功能語類D及其形態(tài)實現之間的關系
2.2.1 詞類—功能—形態(tài)的聯系觀與分離觀
2.2.2 小結
第三章 中介語可變性溯因假說
3.1 (形式—形態(tài))“聯系觀”
3.1.1 “無參數重設假說”
3.1.2 “功能特征失效假說”
3.1.3 “可解讀性假說”
3.2 (形式—形態(tài))“分離觀”
3.2.1 “全遷移/全通達模型”
3.2.2 “表層屈折缺失假說”
3.2.3 “音韻迀移假說”
3.2.4 “(形式—形態(tài))分離假說”
3.2.5 “特征重組假說”
3.3 小結
第四章 二語DP研究范式
4.1 外二語DP研究綜述
4.2 生成語法框架下的二語DP研究范式
4.2.1 基于參數設置的分析視角
4.2.2 基于特征的分析視角
4.3 小結
第五章 研究方法
5.1 研究問題
5.2 研究設計
5.3 受試
5.4 測試工具
5.4.1 口語測試任務
5.4.2 誘導性書面產出任務
5.4.3 語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