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臺獨’氣氛 濃厚的 好好當一個中國人,我必須重新認識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薄氨芫佣肥遥嘧x群書,遐想中國文化的過去與未來,在 一片’去中國化’的呼聲之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也正如孔子所說,‘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就這樣,中國文化成了我的精神家園。”本書為 學者呂正惠重新認識中國、思考中華文明的結晶之一。他將唐宋文學放入中華文明形成的歷史里進行重新評估,突出唐宋文明為中華文明提供了第二批的文化經典,書中三輯共18篇論文,提出了不少耳目一新的見解。如:韓愈的《師說》的重要性不減于《原道》,打破了魏晉以來門閥士族為中心的思考模式,確立了由庶族士人擔當起師道學統(tǒng)的理據,在文化 具有摧陷廓清之功。宋詩有宋詩的世界,有資格跟唐詩比肩,取材和形式都比宋詞 廣闊、豐富,是 能代表宋代文學的,不應該被唐詩和宋詞夾殺。在重估唐宋文學成就之大要的過程中, 可見中華文明之吸納融匯、生生不息、延綿不 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