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一 經典實驗
項目一 微生物鏡下觀察
任務一 顯微鏡使用
任務二 革蘭氏染色
任務三 抗酸染色法
任務四 細菌特殊結構染色方法——芽孢染色法
任務五 細菌特殊結構染色方法——莢膜染色法
任務六 細菌基本形態(tài)和特殊結構的觀察
項目二 微生物的分布
任務一 空氣中微生物的分布
任務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任務三 水中微生物的分布
任務四 人體微生物的分布
項目三 微生物的人工培養(yǎng)及生長現(xiàn)象觀察
任務一 培養(yǎng)基的制備
任務二 板分離法
任務三 細菌接種方法
任務四 大腸桿菌生長曲線測定
任務五 菌種的保存
項目四 細菌的藥物敏感性實驗
項目五 真菌的觀察和培養(yǎng)
任務一 真菌的形態(tài)觀察(酵母型菌落、類酵母型菌落、絲狀型菌落)
任務二 真菌不染色標本觀察
任務三 真菌染色標本觀察
任務四 真菌的培養(yǎng)
項目六 微生物的消毒和
任務一 濕熱消毒 法
任務二 干熱
任務三 紫外線
任務四 化學消毒劑的 實驗
項目七 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檢測法
任務一 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測定
任務二 溶菌酶實驗
項目八 細胞免疫功能測定
任務一 淋巴細胞的分離及觀察
任務二 淋巴細胞轉化實驗
任務三 E花環(huán)形成實驗
項目九 抗原抗體反應
任務一 凝集反應
任務二 膠體金早早孕檢測實驗
項目十 病毒的形態(tài)觀察與培養(yǎng)
任務一 病毒的電子顯微鏡觀察
任務二 病毒的動物接種法
任務三 病毒的雞胚接種法
任務四 病毒細胞培養(yǎng)法及接種病毒結果觀察
項目十一 人體寄生蟲學基本實驗
任務一 醫(yī)學蠕蟲——線蟲
任務二 醫(yī)學蠕蟲——吸蟲
任務三 醫(yī)學蠕蟲——絳蟲
任務四 醫(yī)學原蟲
模塊二 綜合實驗
項目十二 膿汁標本中葡萄球菌的分離鑒定
項目十三 大腸埃希菌的分離鑒定
項目十四 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和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項目十五 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
項目十六 細菌紫外線照射誘變及耐藥性突變菌株的檢測
模塊三 創(chuàng)新實驗
項目十七 HIV實驗室檢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