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001
1.1 決策的概念 002
1.1.1 決策的含義 002
1.1.2 決策在管理中的地位 002
1.1.3 決策的特點 002
1.2 決策的發(fā)展歷程 004
1.2.1 本能階段 004
1.2.2 原始階段 004
1.2.3 發(fā)展階段 004
1.2.4 科學決策階段 005
1.3 決策的分類 010
1.3.1 根據決策者身份分類 010
1.3.2 根據決策條件的可靠程度分類 011
1.3.3 根據決策問題的層次分類 011
1.3.4 根據決策的重復程度分類 012
1.3.5 根據決策方式分類 012
1.3.6 根據決策的狀態(tài)分類 014
1.3.7 根據決策的目標數量分類 014
1.4 決策的過程 014
1.4.1 決策過程的四個階段 014
1.4.2 管理科學的決策程序 015
第2章 多屬性決策分析的基本概念 019
2.1 多屬性決策與多目標決策問題分類 020
2.1.1 多準則決策問題 020
2.1.2 多屬性決策的概念 020
2.1.3 多目標決策的概念 021
2.1.4 兩種決策的區(qū)別 021
2.1.5 多屬性決策的一般過程 022
2.1.6 多屬性決策的標準 023
2.2 多屬性決策相關概念 024
2.2.1 決策問題 024
2.2.2 備選方案 024
2.2.3 決策者 024
2.2.4 決策矩陣 025
2.2.5 偏好 025
2.2.6 權重 026
2.2.7 決策變量 026
2.3 屬性及其分類 026
2.4 方案屬性值的無量綱化 028
2.4.1 定性屬性的量化 028
2.4.2 不同量綱屬性值的規(guī)范化 029
2.5 屬性權重確定方法研究 033
2.5.1 主觀賦權法 034
2.5.2 客觀賦權法 041
2.5.3 主客觀集成賦權法 047
2.6 多屬性決策方法選擇 049
2.6.1 方法選擇的必要性 049
2.6.2 多屬性決策方法分類 049
第3章 AHP法和ANP法 051
3.1 AHP概述 052
3.2 AHP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052
3.2.1 AHP的基本原理 052
3.2.2 AHP的優(yōu)缺點 053
3.2.3 AHP的分析步驟 054
3.3 案例研究 058
3.3.1 背景描述 058
3.3.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058
3.3.3 AHP分析 059
3.4 ANP概述 064
3.5 ANP的基本模型和應用 064
3.5.1 ANP的基本模型 064
3.5.2 ANP的應用步驟 068
3.5.3 ANP的實現——超級決策軟件 068
3.6 案例分析 069
3.6.1 影響因素關聯分析 069
3.6.2 基于 ANP的影響因素重要性分析 069
第4章 WSM法和WPM法 079
4.1 WSM——線性加權集結方式 080
4.1.1 WSM的決策過程 080
4.1.2 WSM的特點 080
4.2 WPM——非線性加權集結方式 081
4.2.1 WPM的決策過程 081
4.2.2 WPM的特點 081
4.3 案例研究 082
4.3.1 構建層次結構 082
4.3.2 權重計算 083
4.3.3 構建決策矩陣 083
4.3.4 決策矩陣規(guī)范化 084
4.3.5 綜合評價各方案 085
第5章 TOPSIS法 089
5.1 TOPSIS簡介 090
5.2 TOPSIS法的決策分析步驟 091
5.3 案例分析 093
5.3.1 AHP法 093
5.3.2 TOPSIS法 095
第6章 EDAS法 097
6.1 EDAS簡介 098
6.2 EDAS的計算步驟 098
6.3 案例研究 100
第7章 VIKOR法 105
7.1 VIKOR簡介 106
7.1.1 VIKOR的特點 107
7.1.2 VIKOR法的應用 107
7.2 VIKOR法的計算步驟 107
7.3 案例研究 109
7.3.1 構建層次 109
7.3.2 權重確定 110
7.3.3 VIKOR法選擇方案 113
第8章 PROMETHEE法 115
8.1 PROMETHEE簡介 116
8.2 偏好函數 117
8.3 PROMETHEE法的基本步驟 120
8.3.1 PROMETHEEⅠ的決策過程 120
8.3.2 PROMETHEEⅡ的決策過程 121
8.4 案例研究 121
8.4.1 構建面料評價層次結構 122
8.4.2 構建決策矩陣 122
8.4.3 計算權重及一致性檢測 122
8.4.4 PROMETHEEⅡ法 124
第9章 ELECTRE法 129
9.1 ELECTRE法簡介 130
9.1.1 ELECTRE的概念 130
9.1.2 ELECTRE的特點 130
9.1.3 ELECTRE的分類 130
9.2 ELECTRE法計算步驟 131
9.3 案例研究 134
參考文獻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