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9.00
作 者: | (德)馬丁·梅維克(Martin Meywerk) |
出版社: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111717003 | 出版時間: | 2023-03-01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譯者序
序
叢書前言
前言
縮寫與符號列表
第1章引言1
1.1引言備注3
1.2車輛的運動3
1.3問題與練習6
第2章車輪7
2.1車輪的運動方程7
2.2車輪阻力9
2.2.1滾動阻力9
2.2.2滑水阻力10
2.2.3軸承阻力12
2.2.4車輪前束/后束阻力13
2.3車輪阻力縱向附著力系數(shù)和滑移現(xiàn)象13
2.4問題與練習16
第3章行駛阻力及功率需求19
3.1空氣阻力19
3.2坡道阻力20
3.3加速阻力20
3.4整車的運動方程22
3.5性能表現(xiàn)23
3.6問題與練習28
第4章轉換器31
4.1離合器32
4.2變速器34
4.3問題與練習39
第5章行駛性能圖和燃油消耗41
5.1無坡度的大速度43
5.2爬坡能力44
5.3加速能力44
5.4燃油消耗45
5.5燃油消耗循環(huán)工況49
5.6問題與練習50
第6章駕駛限制52
6.1運動方程52
6.2制動過程56
6.3制動強度60
6.4問題與練習65
第7章混合動力系統(tǒng)67
7.1主要功能67
7.2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拓撲結構71
7.3再生制動和充電72
7.4問題與練習75
第8章自適應巡航控制76
8.1組件和控制算法76
8.2距離和相對速度的測量79
8.3接近能力82
8.4問題與練習83
第9章行駛平順性85
9.1由不平路面造成的振動87
9.1.1阻尼諧波振動模型87
9.1.2評價指標90
9.1.3隨機不平度92
9.1.4安全性與舒適性的權衡93
9.2傳動系統(tǒng)的振動101
9.2.1扭轉減振器101
9.2.2離心擺式減振器103
9.2.3樣例106
9.3問題與練習106
第10章車輛振動模型108
10.1雙質量振動模型108
10.2雙軸車輛,單側激勵109
10.3非線性特性曲線114
10.4問題與練習115
第11章單軌模型、輪胎側偏角及轉向116
11.1車輛單軌模型運動學方程116
11.2輪胎側偏角122
11.3轉向特性125
11.4單軌模型的線性化運動方程128
11.5接地點處縱向力和側向力之間的關系130
11.6差速器對轉向的影響131
11.7問題與練習132
第12章穩(wěn)態(tài)圓周行駛134
12.1車輛穩(wěn)態(tài)行駛方程134
12.2穩(wěn)態(tài)行駛方程的求解135
12.3車輛轉向幾何模型137
12.4過度轉向和不足轉向139
12.5問題與練習142
第13章動態(tài)特性144
13.1穩(wěn)態(tài)行駛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144
13.2轉向特性146
13.3側風特性148
13.4問題與練習150
第14章輪胎載荷轉移的影響152
14.1忽略車輛側傾的輪載轉移152
14.2考慮車輛側傾情況下的車輛載荷轉移154
14.3問題與練習159
第15章前束/后束、外傾角和自轉向系數(shù)161
15.1前束/后束和外傾角161
15.2問題與練習163
第16章懸架系統(tǒng)164
16.1問題與練習170
第17章離合器和變速器171
17.1離合器171
17.2變速器174
17.3問題與練習177
第18章減振器、彈簧和制動器178
18.1減振器178
18.2理想的主動懸架和天棚阻尼器180
18.2.1理想的主動懸架180
18.2.2天棚阻尼器182
18.3懸架彈簧184
18.4制動系統(tǒng)188
18.5問題與練習191
第19章縱向和側向主動控制系統(tǒng)192
19.1ABS的主要組成192
19.2ABS的工作情況194
19.3橫擺力矩延遲增長197
19.4驅動力控制系統(tǒng)198
19.5橫向穩(wěn)定系統(tǒng)199
19.6ABS與ESP的液壓機構201
19.7主動轉向系統(tǒng)202
19.8問題與練習202
第20章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基礎204
20.1剛體動力學204
20.2剛體的動能206
20.3多體系統(tǒng)的組件210
20.4剛體的朝向211
20.5方程的推導和求解213
20.5.1方程的推導213
20.5.2方程的求解214
20.6MBS的應用215
20.7問題與練習218
術語表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