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 論
1.1 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理論與現實意義
1.2 主要內容及結構安排
1.3 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數據來源
1.4 本書的創(chuàng)新和存在的不足
1.4.1 本書創(chuàng)新
1.4.2 本書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基礎理論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 人口流動
2.1.2 四川域內人口流動
2.1.3 經濟增長
2.2 經濟增長的相關理論
2.2.1 古典經濟增長理論
2.2.2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
2.2.3 新經濟增長理論
2.3 人口流動的相關理論
2.3.1 “推拉”理論
2.3.2 “二元經濟結構”理論
2.4 社會融入的相關理論
2.4.1 社會排斥理論
2.4.2 社會融合理論
2.5 人力資本的相關理論
第3章 文獻綜述與作用機理
3.1 人口流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綜述
3.1.1 人口流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國外研究綜述
3.1.2 人口流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國內研究綜述
3.2 人口流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的作用機理
3.2.1 人口流動對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
3.2.2 人口流動對經濟增長的消極影響
3.2.3 流動人口的就業(yè)、收入和社會融人影響外在實際人力資本存量
3.2.4 流動人口的外在實際人力資本存量影響經濟增長
3.3 相關研究的總結
第4章 四川域內人口流動現狀
4.1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的構成特點
4.1.1 流動人口的數量與類型
4.1.2 性別構成
4.1.3 年齡結構
4.1.4 婚姻狀況
4.1.5 受教育程度
4.2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流動范圍和來源結構
4.2.1 流動人口的流動時間
4.2.2 流動人口的流動范圍
4.2.3 流動人口來源結構之地域結構
4.2.4 流動人口的來源結構之戶籍結構
4.3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的就業(yè)、收入與社會融入現狀
4.3.1 就業(yè)與收入
4.3.2 社會融入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就業(yè)、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5.1 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5.1.1 數據來源
5.1.2 研究方法
5.2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就業(yè)、收入的主要特征
5.2.1 職業(yè)分布、職業(yè)角色特征
5.2.2 收入、基本保障特征
5.3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就業(yè)的影響因素分析
5.3.1 變量選擇
5.3.2 變量的獨立性檢驗
5.3.3 參數檢驗與實證結果分析
5.4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5.4.1 變量選擇
5.4.2 變量的獨立性檢驗
5.4.3 參數檢驗與實證結果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6.1 社會融入的基本假設與理論框架構建
6.1.1 基本假設與理論框架構建
6.1.2 制度設置(結構性)影響因素
6.1.3 個體參與(個體行動)影響因素
6.2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結構的因子分析
6.2.1 樣本選取和描述
6.2.2 因子分析模型檢驗
6.2.3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狀況分析
6.3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的多元回歸分析
6.3.1 制度設置
6.3.2 個體參與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7.1 流動人口的外在實際人力資本存量
7.2 含有流動人口因子的經濟增長模型
7.3 變量選擇與數據來源
7.3.1 變量選擇
7.3.2 基礎數據與處理
7.4 模型檢驗與實證結果分析
7.4.1 相關性檢驗
7.4.2 參數檢驗
7.4.3 結果分析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與對策建議
8.1 結論
8.1.1 四川域內人口流動特點
8.1.2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的就業(yè)和收人
8.1.3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的社會融人
8.1.4 四川域內流動人口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8.2 實現人口合理流動。促進經濟增長的對策建議
8.2.1 加強教育培訓,促進流動人口職業(yè)技能提升
8.2.2 加強社會融入,促進流動人口融人城市
8.2.3 “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
參考文獻
附錄 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