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言
謝辭
導言
01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理解人性》(1927)
02戈登·奧爾波特 《偏見的本質》(1954)
03阿爾伯特·班杜拉 《自我效能》(1997)
04加文·德·貝克爾 《恐懼給你的禮物》(1997)
05埃里克·伯恩 《人間游戲》(1964)
06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 《天生不同》(1980)
07勞安·布里曾丹 《女性的大腦》(2006)
08戴維·伯恩斯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1980)
09蘇珊·凱恩 《安靜》(2012)
10羅伯特·西奧迪尼 《影響力》(1984)
11米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 《創(chuàng)造力》(1996)
12卡羅爾·德韋克 《終身成長》(2006)
13阿爾伯特·埃利斯和羅伯特·A.哈珀 《理性生活指南》(1961)
14米爾頓·埃里克森和史德奈·羅森 《催眠之聲伴隨你》(1982)
15埃里克·埃里克森 《青年路德》(1958)
16漢斯·艾森克 《人格的維度》(1947)
17維克多·弗蘭克爾 《追求意義的意志》(1969)
18安娜·弗洛伊德 《自我與防御機制》(1936)
1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夢的解析》(1900)
20霍華德·加德納 《智能的結構》(1983)
21丹尼爾·吉爾伯特 《撞上幸?!罚?006)
22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眨眼之間》(2005)
23丹尼爾·戈爾曼 《情商3》(1998)
24約翰·戈特曼 《獲得幸福婚姻的 7法則》(1999)
25坦普爾·葛蘭汀 《孤獨癥大腦》(2013)
26斯蒂芬·格羅斯 《咨詢室的秘密》(2011)
27哈利·哈洛 《愛的本質》(1958)
28托馬斯·哈里斯 《我好,你好》(1967)
29埃里克·霍弗 《狂熱分子》(1951)
30卡倫·霍妮 《我們內心的沖突》(1945)
31威廉·詹姆斯 《心理學原理》(1890)
32卡爾·榮格 《原型與集體無意識》(1968)
33丹尼爾·卡尼曼 《思考,快與慢》(2011)
34阿爾弗雷德·金賽 《人類女性性行為》(1953)
35 R.D.萊恩 《分裂的自我》(1960)
36亞伯拉罕·馬斯洛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1)
37斯坦利·米爾格拉姆 《對權威的服從》(1974)
38沃爾特·米歇爾 《棉花糖實驗》(2014)
39倫納德·蒙洛迪諾 《潛意識》(2012)
40伊萬·巴甫洛夫 《條件反射》(1927)
41弗雷德里克·皮爾斯 《格式塔治療》(1951)
42讓·皮亞杰 《兒童的語言與思想》(1923)
43斯蒂芬·平克 《白板》(2002)
44拉馬錢德蘭 《腦中魅影》(1998)
45卡爾·羅杰斯 《個人形成論》(1961)
46奧利弗·薩克斯 《錯把妻子當帽子》(1970)
47巴里·施瓦茨 《選擇的悖論》(2004)
48馬丁·塞利格曼 《真實的幸福》(2002)
49 B.F.斯金納 《超越自由與尊嚴》(1971)
50威廉·斯泰倫 《看得見的黑暗》(1990)
英文參考書目
按照出版年代排序的書單
再加 50本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