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范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独钊鹎骞?jié)臨六朝碑》為其一種。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號梅庵、梅癡、阿梅,自稱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號李百蟹。后署清道人,謚號文潔。江西臨川人。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書畫家。有《清道人遺集》《清道人遺集軼稿》等行世。通詩、書、畫,尤精書法。自幼鉆研六書,學習書法,對殷墟、周、秦、兩漢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書法上追周秦,博宗漢魏,各體偕備,尤工篆隸,六朝碑體一筆當風。他還以篆作畫,合畫、篆為一體。李瑞清臨習六朝碑的實踐,是其書學實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強調六朝碑與前期書體風格的一脈相承關系,認為“書不通篆,猶如學不通經”,篆書為書學基礎。從夏商周三代青銅器銘文求篆書之法,從兩漢石刻求隸書、分書之法,進而以篆隸為基礎再窺六朝法書之秘,是李瑞清所倡導的學書路徑。本書據《清道人節(jié)臨六朝碑四種》四輯擇取八件重新編印出版。這八件作品是《節(jié)臨〈爨寶子碑〉》《節(jié)臨〈爨龍顏碑〉》《節(jié)臨〈嵩高靈廟碑〉》《節(jié)臨〈石門銘〉》《節(jié)臨〈鄭文公碑〉》《節(jié)臨〈司馬景和妻孟氏墓志〉》《節(jié)臨〈崔敬邕志〉》《節(jié)臨〈張玄墓志〉》,并將四件全張作品縮印一并附錄,俾便習者參研。李氏臨碑不盡按原碑內容,我們在釋文中一一作了說明。為體例故,對圖版作了大小調整,尚希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