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隨慈母“住讀”湖北省圖書館八年追思 | 002
從泛覽群籍到攻讀經典:庭教記略 | 018
未成文的家訓 | 026
家中長老——記梁啟超、王國維、王葆心墨寶 | 033
實驗中學初三(1)班畢業(yè)六十年祭 | 044
高中憶舊 | 049
大學的天職 | 058
第二部分
“學術服務人類”與“為學問而學問” | 064
義理、考據、辭章——修學三門徑 | 068
小議“學派” | 081
“看家書” | 085
“預流”與“不入流” | 089
一慢 二快 三慢 | 095
臨文必敬 論古必恕 | 100
時下清宮戲歷史觀探略 | 104
第三部分
即器求道 內外兼修——文化史學進路 | 124
觀照文化史兩重點:開創(chuàng)期與轉型期 | 129
回復與前進 | 135
元典——人文常青樹 | 141
由詞通道 | 162
“歷史文化語義學” | 177
中日語文互動平議 | 185
《月華集》題記 | 214
第四部分
中華文化的地域展開 | 218
《荊楚文庫》編纂設想 | 226
《中國省別全志》影印版序言 | 241
《王葆心文集》序言 | 255
與賀覺非先生撰《辛亥武昌首義史》 | 262
永遠的老水手——詩人曾卓祭 | 275
白水田護書 | 281
第五部分
“天教”——與饒宗頤先生晤談一題 | 288
伊原澤周先生贈書記 | 293
與中島敏夫先生同堂講授中國古典 | 301
與李慎之、唐德剛、谷川道雄三先生議“封建” | 305
代后記 文化史研習回顧 | 329
附錄 馮天瑜代表性著作目錄 |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