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中國南方的宗族、禮儀與傳統(tǒng)/1
一地方社會是怎樣形成的/1
二亦神亦祖的話語:廣東西南地區(qū)的地理、社會形態(tài)及史料/13
第一章傳說的歷史/21
一土酋歸附/23
二傳說的歷史/30
結語/40
第二章“邊”區(qū)的貿易、教化與行政/42
一儂智高起義/43
二香與牛/47
三南宋海南的文教與風俗/53
四酋與官/61
結語/64
第三章編戶齊民與身份認同/67
一從撫黎知府到知府撫黎/69
二丘濬《世引堂記》與儋州土舍/73
三黎峒起義/80
四編戶齊民與開路通道/87
結語/97
第四章雷祖與雷首:祖先還是神明?/100
一豬熊與雷種——唐人筆下的雷州雷神/103
二水利開發(fā)與行政、信仰中心的空間布局/105
三明清時期的珠池與洋田/120
四神廟祭祀與宗族禮儀/130
五誰為雷裔?/138
六從雷種到鄉(xiāng)賢/145
結語/154
第五章馮氏家族與冼夫人信仰/156
一明中葉高州地方社會之轉變/160
二馮氏家族的譜系建構/173
三高州冼夫人廟:身份、控產與拜祭/188
結語/198
第六章建筑、儀式與歷史記憶/201
一歷史建筑物與石雕/203
二儀式表演/208
三從梁沙婆到冼夫人/225
結語/229
第七章從家屋到宗族?/232
一水上人的祭祖:朝會/234
二神明祭祀與社區(qū)結構:以硇洲島天后誕為例/243
三水上人祭祖的普遍性與差異/249
結語/253
第八章重訪雷祖祠/259
一作為長房的億年村/261
二雷裔陳氏的其他房支/266
三另一種敘事:英山陳氏/275
四麻扶賽端陽/284
五重構消逝的圖景:一個大膽的猜測/292
結語/295
總論大一統(tǒng)的殊途同歸/298
征引史料及參考書目/310
原版后記/328
插圖目錄
圖0-1明代的高州府、雷州府和瓊州府/15
圖3-1《儋州山海圖說》之儋州圖/91
圖3-2海南冼夫人廟分布示意/98
圖4-1白院雷祖祠正殿雷祖陳文玉像/101
圖4-2白院雷祖祠之雷首像/102
圖4-3《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雷州雷神樣貌/119
圖4-4《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辛興茍元帥樣貌/120
圖4-5嘉慶《雷州府志》之特侶塘渠圖/126
圖4-6嘉慶《雷州府志》之堤岸全圖/127
圖4-7《雷祖志》所繪烏侖山/140
圖4-8 白院雷祖祠、麻扶雷祖行宮、英山雷祖誕降地、榜山雷祖古廟(石牛廟)位置/144
圖4-9《雷祖志》中所繪雷祖祠/150
圖5-1高州冼夫人廟、舊城冼夫人廟位置/167
圖5-2馮氏世系簡圖(1—6世)/174
圖5-3馮氏世系簡圖(29—32世)/183
圖5-4馮氏禘安祖房世系簡圖(1—5世)/184
圖5-5冼氏世系簡圖(太始祖至三世)/185
圖6-1舊城冼夫人廟、合和廟與馮氏宗祠/204
圖6-2海南儋州寧濟廟之九峒黎首石雕/206
圖6-3雷州雷祖祠石人/207
圖6-4舊城冼夫人廟劏牛會/209
圖6-5雷祖巡城/216
圖6-6雷州市松竹鎮(zhèn)山尾村雷儺/223
圖7-1考察地點示意/234
圖7-22007年高州平江街楊氏朝會儀式/235
圖7-3硇洲島津前天后宮的金身媽祖/245
圖7-4硇洲島津前天后宮三月坡儀式/246
圖8-1雷祖祠及周邊陳氏鄉(xiāng)村相對位置/260
圖8-2億年村陳刺史祠/261
圖8-3億年村陳文玉公長房族譜簡略系譜/263
圖8-4億年村祭祀點/265
圖8-5西邊村祭祀點/268
圖8-6夏井村祭祀點/269
圖8-7井園村祭祀點/272
圖8-8英山村祭祀點/276
圖8-9英山村雷祖誕降處/276
圖8-10英山村雷祖誕降地供奉神像及雷母祠碑/277
圖8-11英山陳氏簡略世系/281
圖8-12麻扶雷祖公館與雷祖祠相對位置示意/286
圖8-132012年麻扶賽端陽/287
圖8-14逐漸消失的茅草房/293
圖8-15夏井村石狗/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