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緒論1
一、問題緣起1
二、研究回顧5
三、本書結構10
章 方鎮(zhèn)為國:建國道路的異同13
節(jié) 后梁建國之路13
第二節(jié) 后唐建國之路41
第三節(jié) 五代后期的政權嬗代63
第四節(jié) 政權更迭在地方的完成78
本章小結86
第二章 由藩而州:地方行政層級的調整89
節(jié) 唐后期五代的支郡專達91
第二節(jié) 道級方鎮(zhèn)的瓦解114
第三節(jié) 宋代遙郡序列的形成134
本章小結155
第三章 締造分權:州郡權力結構的變化157
節(jié) 知州制的實施過程157
第二節(jié) 宋代幕職州縣官體系之形成187
第三節(jié) 宋初“制其錢谷”之背景及措施219
第四節(jié) 兵馬都監(jiān)的演進與地方武力的整合247
本章小結269
第四章 家族側影:藩鎮(zhèn)時代的地方政治人群273
節(jié) 京藩之間:張全義的洛陽經營與社會關系網絡的展開273
第二節(jié) 地方士人活動諸層面:以柳開家族為線索301
本章小結325
結論327
引用書目339
本書各章節(jié)原刊情況353
后記355
圖表目錄
圖1-1乾寧四年朱溫勢力范圍19
圖1-2天祐三年朱溫勢力范圍21
圖1-3天祐十九年李存勖勢力范圍46
圖2-1并州蔡州進奏院印133
圖4-1張全義家族、親屬關系圖293
圖4-2柳開家族世系圖304
表1-1朱溫屬鎮(zhèn)節(jié)帥、留后表(886—907)25
表1-2江北朱溫附鎮(zhèn)表(884—907)28
表1-3天祐十九年李存勖所轄州鎮(zhèn)表45
表1-4李克用、李存勖屬鎮(zhèn)節(jié)帥表(883—923)51
表1-5李克用附鎮(zhèn)表(885—901)59
表1-6李存勖附鎮(zhèn)表(910—923)59
表2-1唐后期支郡公務上奏表98
表2-2貞明六年四月己亥制書所涉州郡情況表105
表2-3五代支郡刺史上奏表107
表2-4太平興國二年所廢方鎮(zhèn)支郡表127
表3-1乾德元年荊湖州郡長官表175
表3-2乾德三年蜀地州郡長官表176
表3-3開寶四年兩廣州郡長官表176
表3-4開寶八年江南舊地州郡長官表177
表3-5太平興國三年吳越舊地州郡長官表178
表3-6淮南15州知州制確立時間表181
表3-7關中14府州軍知州制確立時間表181
表3-8河東8府州知州制確立時間表182
表3-9河南29州知州制確立時間表182
表3-10河北14府州知州制確立時間表182
表3-11五代藩鎮(zhèn)州縣官奏薦員額和資格表198
表3-12五代宋初幕職官的分野及其變化表202
表3-13《新唐書·百官志》所載方鎮(zhèn)使府文職僚佐表213
表3-14少尹幕職官參選條件216
表3-15宋代幕職州縣官四等七資表217
表4-1張全義家族、親屬、僚佐出土墓志表276
表4-2《河東先生集》所存柳氏家族、親屬墓志、行狀表302
表4-3柳開仕宦履歷表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