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研究》共由十章組成,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如下幾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構建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合作的分析框架。這一部分主要通過梳理國際直接投資的相關理論,以及“中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已有學術文獻,整理、消化和吸收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學習和掌握現有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總結現有研究的貢獻以及不足之處。并在此基礎上,闡釋該書的研究價值和研究目的,建立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合作的分析框架,以及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合作的方法論。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和評估了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環(huán)境。這一部分首先采用統(tǒng)計數據分析、資料梳理等方法,直觀分析了中國內部、東盟內部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情況,以及中國與東盟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現狀。接著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了中國與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環(huán)境進行了評估,為后續(xù)研究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檢驗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FDI)的影響。第五章采用引力模型,實證檢驗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貿易效應。該章有兩個特點:其一,從鐵路、公路、港口和航空四個方面,分別檢驗和比較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貿易效應;其二,運用邊界效應引力模型,探討中國與陸路接壤的東盟國家之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貿易效應。第六章采用灰色關聯度方法,實證檢驗中國與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直接投資的關系。第四部分即第七章,提出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總體思路。這一部分依據前述章節(jié)的理論分析、實證檢驗的結果,根據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情況,設計出中國與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總體思路,并指出中國與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建設重點。這部分內容對推進中國與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具有總領性指導作用。第五部分即第八章,給出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國別思路。這一部分結合東盟各個成員國在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具體國情,分別給出中國與東盟不同國家之間進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思路。第六部分即第九章,探討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合作模式。這一部分以鐵路基礎設施為例,在歸納總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合作模式的基礎上,借鑒了中國與泰國、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中國與老撾鐵路建設項目案例的經驗,詳盡地分析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鐵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合作模式選擇。第七部分即第十章,分析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實踐案例。這一部分選取了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路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為具體分析對象,在分析印度尼西亞路橋基礎設施現狀,中國企業(yè)投資印度尼西亞路橋基礎設施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現有案例總結相關經驗,最終提出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路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