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后TRIPS時代中國知識產權文化的重構

后TRIPS時代中國知識產權文化的重構

后TRIPS時代中國知識產權文化的重構

定 價:¥62.00

作 者: 鄒彩霞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762612 出版時間: 2022-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60 字數:  

內容簡介

  目前我們已經步入知識產權大國,然而精良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差強人意的實施效果之間的裂痕仍然很大,這個裂痕不是通過加大執(zhí)法和司法力度就能夠彌補,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體系還未形成共識性的牢固理論基礎,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這有鑒于追溯世界知識產權理論基礎發(fā)展及轉向的軌跡,針對當代全球知識產權現狀及趨勢,對知識產權本質再分析和再定位,尋找知識產權合理的正當性理由,并打破西方倡導的以信息壟斷謀取利益的經濟功利主義知識產權文化,建立一種旨向推動創(chuàng)作自由、促進知識傳播、發(fā)展民族特質、實現國家強盛的“中國品格”的知識產權文化,并將這種文化作為推動多元的知識產權國際新秩序形成的基礎?;谶@一思路,本書分五部分展開:第一部分: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歷史動因。 第二部分: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現實背景。 第三部分:中國知識產權重構的法理基礎。 第四部分: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模式探索。 第五部分: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實踐路徑。

作者簡介

  藍向東 男,法學博士。現任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一級高級法官。曾在《法學雜志》《人民檢察》《中國刑事法雜志》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著有《我國審前羈押制度問題研究》、主編譯作《卓越與底限:美國檢察官獎懲機制研究》。 辛尚民 男,法學碩士。現任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曾在《人民司法》《法律適用》《著作權》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與他人合著多部。 王海虹 女,法學博士?,F任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北京市審判業(yè)務專家。曾在《法律適用》《人民法院報》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 論
第一章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歷史動因
 第一節(jié) “知識產權文化”的由來
  一、WIPO的“知識產權文化”倡議
  二、“知識產權文化”的含義
 第二節(jié)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必要性
  一、中國知識產權戰(zhàn)略中的知識產權文化定位
  二、知識產權文化的地方性催生“中國品格”的沉淀
第二章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現實背景
 第一節(jié) 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
  一、知識產權發(fā)展蓬勃興旺
  二、全社會“正版”意識日益強烈
 第二節(jié) 知識產權文化滯后所造成的發(fā)展“瓶頸”
  一、知識產權符號的社會張力還不夠
  二、民眾普遍眾意性侵權現象仍然突出
  三、知識產權產業(yè)驅動效能還不夠明顯
第三章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法理基礎
 第一節(jié) 知識產權概念梳理
  一、知識產權的修辭
  二、知識與知識產權
  三、財產與知識產權
  四、知識產權中的科技與資本
  五、知識產權中的創(chuàng)新和競爭
  六、知識產權中的利益和壟斷
  七、知識產權的本質
 第二節(jié) 作為財產權的知識產權
  一、作為財產權的知識產權的核心是“私權”
  二、以“勞動論”、“人格論”和“契約論”為基礎的自然權利理論的推演
 第三節(jié) 作為公共政策的知識產權
  一、作為公共政策的知識產權的核心是“刺激創(chuàng)新”
  二、“功利主義”的政治哲學彰顯知識產權的“公權化”色彩
 第四節(jié) 作為企業(yè)管理戰(zhàn)略的知識產權
  一、作為企業(yè)管理戰(zhàn)略的知識產權的核心是“壟斷”和“競爭”
  二、“套路”超越“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知識產權戰(zhàn)略
 第五節(jié) 作為國家利益爭奪利器的知識產權
  一、作為國家利益爭奪利器的知識產權的核心是“遏制”
  二、“知識產權全球化”是國家利益爭奪的基本路徑
 第六節(jié) 知識產權法理的綜合梳理及總結
  一、知識產權邏輯轉型的基本路徑
  二、知識產權理論基礎的內在矛盾
  三、知識產權私權本質的理性回歸
第四章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模式探索
 第一節(jié) 西方知識產權文化
  一、西方知識產權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及規(guī)律
  二、西方知識產權文化形成的過程及特質
  三、西方知識產權文化顯現的缺陷及詬病
 第二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知識產權文化的背離與契合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私權抑制和科技忽略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德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第三節(jié)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四大支撐
  一、知識產權新法理與知識產權新文化的內在勾連
  二、中國現代新文化與知識產權文化的磨合對接
  三、數字時代傳統(tǒng)知識產權的式微、終結與轉型
  四、世界格局中“主體性”中國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的理想模式
  一、知識產權的道德性:對知識的尊重與對人的尊重
  二、建立知識人類分享性知識產權文化
  三、建立知識歷史傳承性知識產權文化
  四、建立人文性而非經濟性知識產權文化
  五、建立全民性而非精英性知識產權文化
  六、建立民族性優(yōu)于國際性的知識產權文化
  七、建立和諧性替代割裂性的知識產權文化
第五章 中國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實踐路徑
 第一節(jié) 知識產權文化構建的全球經驗
  一、作為知識產權先驅的歐盟知識產權文化的醞釀與發(fā)展
  二、作為知識產權強國的美國的知識產權文化的轉型與定位
  三、作為知識產權立國的日本的知識產權文化的形成及特色
  四、作為知識產權新秀的韓國的知識產權文化的培育及發(fā)展
  五、作為發(fā)展中國家軟件強國的印度的知識產權文化基調
 第二節(jié) 知識產權文化重構的中國模式
  一、打造全方位知識產權制度網絡
  二、以“滾動式公眾宣傳計劃”加強知識產權宣傳力度
  三、多維度地針對不同特定群體加強知識產權教育
  四、鼓勵和開辟知識多元創(chuàng)造方向,弱化知識生產的“利益”導向,培育知識綜合平衡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
  五、利用互聯網及云計算搭建完善的知識分享及傳播平臺
  六、調整及形成知識產品定價體系,貼近國民的消費能力
余 論
參考文獻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