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四章:自我成長、青少年成長、學校心理輔導方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探索。第一章“自我成長”介紹了筆者的成長經歷,特別是從事心理健康教育以來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悟。在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發(fā)展的上升期,特別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還處于邊緣化的、校本課程的時候,筆者如何在學習和實踐中堅定信念、堅守陣地、奮發(fā)有為的成長經歷。同時,也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師成長中應該具備的理論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第二章“青少年成長”收錄了有關幼兒、青少年心理成長的特點,以及遇到的心理問題,旨在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理性生活,培養(yǎng)自我覺察能力,以便在面對挫折時能正確應對。通過體驗、互動、游戲、角色扮演、場景設置、語言引導等一系列有方向性的活動,由內及外,通過多方位體驗及啟迪,幫助孩子建構愛的能力,以及信任、勇氣、擔當?shù)男拍?,改變消極現(xiàn)狀,改善學習動力、自信心、責任心等一系列家長和孩子都關心的現(xiàn)實問題。第三章“學校心理輔導方略”主要針對中小學生中常見的、一般心理問題進行輔導。輔導方法是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為指導,以焦點解決短程心理咨詢、敘事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等技術,輔導學生確立“滿意地對待過去,積極地把握現(xiàn)在,幸福地面向未來”的待人處事模式,關注學生的美德和優(yōu)勢,挖掘潛能,培養(yǎng)積極情緒,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健康成長。第四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探索”收集了筆者近幾年縣級、市級參賽獲獎的教學設計,以及送教下鄉(xiāng)的專題講座等內容,注重學生的活動和體驗,促進教師教學的反思和感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