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合作源于英國、德國的農村信用合作實踐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信用合作理論。伴隨著20世紀20年代的思想大解放,農村信用合作理論作為解決中國農村現(xiàn)實問題的一種思潮被引入。多年來,學術界關于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的研究主要是從純經濟的視角,將研究時段聚焦于民國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并未深入探討其歷史性問題。 本書從歷史的視角,研究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農村信用合作機制及其發(fā)展,希望通過研究視角的轉換對農村信用合作有新的認識和評價。同時,對當代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的淵源、基本歷史、主要定位、動力與風險、作用與前景等方面做了詳細闡釋,在理清歷史脈絡的基礎上進行了積極探討,對相關學者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