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現代國家之正途?關于這一話題的紛爭與沉默,牽動當今世界格局,影響每一個人。中國對法國文學的多元解讀,反映出關于中國社會現代性方案的多元想象。不同想象間的張力,演化為圍繞法國文學展開的論爭。本書以1917—1937年中國現代文學期刊中的法國文學論爭為主軸,借助論爭中的關鍵詞,重構法國文學在1917—1937年中國的接受語境。這一語境中既有對社會的迫切關懷,也有對心聲的堅守;既有對自由、平等、博愛的呼喚,也有對功用、意義的終極質疑。各種訴求在國運大潮起伏間此消彼長,形塑日后中國的知識文化圖景。 現代與傳統(tǒng),正途與歧路,一切紛爭,回到人心方顯本色。法國文學在1917—1937年中國的接受映照出時人心影,體現中法文學對話蘊含的人性力量。這份力量賦予我們的研究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