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史焦灼的大變局(1895-1937)

焦灼的大變局(1895-1937)

焦灼的大變局(1895-1937)

定 價:¥78.00

作 者: 蘇濱 著
出版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叢編項: 清末民初的美術與社會變遷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3971723 出版時間: 2022-05-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采用“中層概念”與“歷史考證”相結(jié)合的方法,從跨學科的角度研究清末民初中國美術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系,將研究重心由事件史學轉(zhuǎn)向事件隱含的結(jié)構(gòu),從而使之納入更為廣闊的研究視野。 本書由六章構(gòu)成:第一章,從語言分析和社會變遷的角度,探討“美術”在中國的意義嬗變歷程,揭示美術的能指和所指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差異性。第二章,從角色轉(zhuǎn)移、角色失調(diào)等方面,考察和分析藝術家在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所扮演的社會角色,闡釋藝術主體的角色實踐與社會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第三章,對清末民初的中國書畫組織進行考察與比較,闡述其發(fā)展歷程及其組織結(jié)構(gòu)的變遷,研究審美范式同藝術組織之間的功能性關聯(lián)。第四章,對藝術革命的組織展開論述,分析藝術群體的社會化過程與組織形式,說明意識形態(tài)、社會環(huán)境與藝術組織之間的辯證關系。第五章,以民初北京為例,從地緣文化的向度考量社會變遷與文化轉(zhuǎn)向在地域美術中留下的具體表征,勾勒不同文化群落如何構(gòu)建地域美術的時代特征與文化意義。第六章,從性別研究的角度來分析近現(xiàn)代中國藝術中的女性形象,通過研究性別統(tǒng)治關系對女性身體形象的建構(gòu)與影響,以闡明社會文化對藝術形象的構(gòu)建過程。

作者簡介

  蘇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后、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先后供職于廣西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出版總社、澳門科技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歷任講師、副編審、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論文評審與答辯委員會委員,兼任《雕塑》雜志副主編等職。承擔及參與多項課題、省部級課題,多次獲獎,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各一部,主持、策劃及編輯學術期刊數(shù)十期。

圖書目錄

目錄
引 論 /1
第一章 “美術”:中國社會變遷中的符號 /9
第一節(jié) “殖名”浪潮 /13
第二節(jié) “美術”本原 /19
第三節(jié) “美術”為用 /26
第四節(jié) “美術”嬗變 /35
第二章 藝術家的社會角色 /45
第一節(jié) 角色轉(zhuǎn)移 /49
第二節(jié) 角色沖突 /60
第三節(jié) 角色緊張、角色中斷與角色消解 /72
第三章 從雅集到結(jié)社 /85
第一節(jié) 書畫雅集及其變異 /88
第二節(jié) 國粹主義的藝術組織 / 101
第四章 藝術革命的組織 / 113
第一節(jié) 新文化運動中的藝術革命與藝術組織 / 116
第二節(jié) 留洋藝術家的結(jié)社 / 128
第五章 藝術變局的地緣向度:以北京為例 / 147
第一節(jié) 古都的異質(zhì)空間 / 150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畫壇的分野與重構(gòu) / 159
第三節(jié) 北京書壇與書風流變 / 172
第四節(jié) 新舊國畫論爭 / 183
第五節(jié) 西畫濫觴 / 193
第六節(jié) 北京美術教育的現(xiàn)代化端倪 / 203
第六章 藝術形象的社會構(gòu)造:以上海女性身體形象為例 / 213
第一節(jié) 女性裸體與道德沖突:20 世紀20 年代上海美專模特兒事件 / 217
第二節(jié) 從禁錮到昭彰:女性身體的抽象化與形象化 / 231
結(jié) 語 / 244
參考文獻 / 24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