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液壓基礎知識1
1.1液壓傳動技術的理論基礎1
1.1.1流體傳動與控制(液壓與
氣動)的定義1
1.1.2液壓傳動的優(yōu)缺點1
1.1.3力學基本定律(牛頓第一、
二定律)2
1.1.4帕斯卡原理2
1.1.5靜壓傳動4
1.1.6流體動力學質量守恒
定律4
1.1.7流體的能量守恒——伯
努利(Bernoulli)方程 6
1.2幾個基本概念7
1.2.1油液的體積彈性模量7
1.2.2動態(tài)封閉容腔和動態(tài)封閉
容腔壓力8
1.2.3壓力9
1.2.4流量10
1.2.5液壓油動力黏度和運動
黏度11
1.2.6污染度13
1.2.7空穴現(xiàn)象15
1.3開式和閉式回路17
1.3.1開式回路17
1.3.2閉式回路17
1.4開中心系統(tǒng)和閉中心系統(tǒng)19
1.4.1開中心系統(tǒng)19
1.4.2閉中心系統(tǒng)20
1.4.3開中心系統(tǒng)和閉中心系統(tǒng)優(yōu)
缺點對比分析21
1.5負載敏感和壓力補償24
1.5.1負載敏感24
1.5.2壓力補償24
1.6液壓系統(tǒng)常用單位之間的換算
關系24
第2章多路閥技術基礎27
2.1溢流閥27
2.1.1插裝式溢流閥27
2.1.2結構類型27
2.1.3補油溢流閥(安全閥)29
2.2液阻與節(jié)流口30
2.3節(jié)流閥33
2.4流量閥35
2.4.1二通流量閥35
2.4.2三通流量閥40
2.4.3先導式流量閥42
2.4.4二通流量閥(二通壓力補償
器)和三通流量閥(三通
壓力補償器)的應用43
2.4.5閥的負載壓力補償與系統(tǒng)的
負載適應控制在不同場合的
不同應用43
2.4.6二通和三通流量閥的其他
應用44
2.5滑閥47
2.5.1滑閥內的密封和泄漏47
2.5.2流動阻力(液阻)48
2.5.3閥芯上的干擾力48
2.5.4功率域49
2.5.5啟閉轉換49
2.6節(jié)流槽節(jié)流面積的計算51
2.6.1節(jié)流槽節(jié)流面積的計算
準則52
2.6.2節(jié)流槽閥口過流面積
計算56
2.6.3其他幾種閥口過流面積
的計算57
2.7液動力的計算62
液壓多路閥原理及應用實例
目錄第3章多路閥的結構組成65
3.1概述65
3.2多路閥的應用、定義和構成67
3.3多路閥的優(yōu)點71
3.4多路閥的類型71
3.4.1按閥體結構形式分類71
3.4.2按滑閥的連通方式分類
(各聯(lián)油路的關系)72
3.4.3根據(jù)采用多路閥的液壓
系統(tǒng)中液壓泵的卸荷方式
分類77
3.4.4按方向控制閥閥體內的
流道加工方式分類78
3.4.5按壓力補償器的位置分
類(負載敏感型)78
3.4.6按操控形式分類78
3.4.7多路閥的先導閥80
3.5多路閥的性能指標及影響
因素90
3.6多路閥閥芯機能和節(jié)流槽
形狀91
3.6.1通路數(shù)及位數(shù)91
3.6.2滑閥機能91
3.6.3節(jié)流槽形狀91
3.7六通多路閥的基本型式與
特性93
3.7.1六通多路閥的基本形式93
3.7.2六通多路閥的流量微調與
壓力微調特性94
3.7.3六通多路閥附加的負流量
控制系統(tǒng)95
3.8四通多路閥的基本型式與
特性96
3.8.1四通多路閥的開中心負載
敏感系統(tǒng)96
3.8.2四通多路閥的閉中心負載
敏感系統(tǒng)97
3.9負載敏感閥反饋通道實現(xiàn)
方式99
3.9.1兩端分別接通型100
3.9.2一端接通常通型100
3.9.3一端接通常閉型100
3.9.4兩端封閉常閉型101
3.10電液比例多路閥101
第4章常用多路閥控制回路103
4.1概述103
4.2恒流量系統(tǒng)(Constant Flow,
CF)或開中心系統(tǒng)(Open
Center)108
4.2.1基本回路108
4.2.2擴充回路108
4.2.3中位油液循環(huán)P→R的
壓力損失110
4.2.4高精度控制范圍(轉換位)
的功率損失111
4.2.5功率界限內的特性(p=pLmax,
q=qpmax)111
4.2.6閥芯的遮蓋113
4.2.7控制特性113
4.2.8閥芯的操縱力 114
4.2.9系統(tǒng)的優(yōu)缺點114
4.3恒壓系統(tǒng)(Constant Pressure,
CP)或閉中心系統(tǒng)(Closed
Center)115
4.3.1基本回路 115
4.3.2擴充回路116
4.3.3中位壓力損失116
4.3.4功率細分116
4.3.5功率界限內的特性117
4.3.6系統(tǒng)的優(yōu)缺點117
4.4帶定量泵的負載敏感系統(tǒng)(開
中心負載敏感系統(tǒng)OCLS) 117
4.4.1基本回路117
4.4.2擴充回路118
4.4.3中位油液循環(huán)P→R的壓力
損失119
4.4.4功率細分119
4.4.5功率界限內的特性120
4.4.6控制特性121
4.4.7閥芯的操縱力121
4.4.8系統(tǒng)的優(yōu)缺點 121
4.4.9帶壓力補償器和可調節(jié)溢
流閥的多路閥進油聯(lián)122
4.4.10配有Δp切換的進
油聯(lián)123
4.5帶變量泵的負載敏感系統(tǒng)(閉
中心負載敏感系統(tǒng)) 125
4.5.1基本回路125
4.5.2擴充回路125
4.5.3中位油液循環(huán)P→R的壓力
損失125
4.5.4功率細分125
4.5.5功率界限內的特性126
4.5.6系統(tǒng)的優(yōu)缺點126
4.5.7帶壓力補償器的CCLS
回路127
4.5.8LS系統(tǒng)流量分配特性129
4.5.9進口壓力補償在挖掘機上的
應用130
4.5.10電液負載敏感系統(tǒng)137
4.6負流量控制回路138
4.6.1負流量控制基本原理138
4.6.2負流量控制泵139
4.6.3挖掘機負流量控制液壓系
統(tǒng)基本原理139
4.6.4負流量控制泵——六通多
路閥系統(tǒng)控制模型140
4.6.5負流量控制系統(tǒng)節(jié)能性
分析143
4.7正流量控制回路145
4.7.1回路分析145
4.7.2動作過程146
4.7.3兩種正流量液壓系統(tǒng)147
4.7.4三種液壓泵流量控制原理的
優(yōu)缺點148
4.8抗飽和(或稱分流比)負載敏感
壓力補償系統(tǒng)149
4.8.1概述149
4.8.2閥前壓力補償分流比負載
敏感系統(tǒng)(林德LSC系
統(tǒng))151
4.8.3閥后壓力補償分流比負載
敏感系統(tǒng)153
4.8.4回油路壓力補償分流比負
載敏感系統(tǒng)(東芝IB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