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一生為“赤子之心”所累,一生為“赤子之心”而活。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影響了許多人,傅聰和傅敏就是傅雷教育成果的結晶,是傅雷教育思想的折光。自20世紀初至今,百年間,傅氏家族給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精彩與過往,既有翻譯文學史上法國文學巨著的翻譯家,也有藝術界行云流水的“鋼琴詩人”,也有教學崗位上“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還有默默付出、溫婉善良、有著“菩薩心腸”的人。與其說這些成就皆源于“詩禮傳家”的漁潭傅氏家風,倒不如說傅雷秉持著母親那句“操守不可失”的叮嚀又進一步鞏固著家風,形成了傅氏家族強大的凝聚力。傅聰與傅敏始終能夠堅守,舉手投足間散發(fā)著赤子之心。傅氏家風的傳承,主要通過一本教澤深遠的著作——《傅雷家書》。書信有著其他溝通方式沒有的神奇力量。展開折疊的信紙,手書筆跡映人眼簾,見字如面,千里之距仿佛一下子近在咫尺,誰又能抵擋得住這份內心的思鄉(xiāng)念親的感情。舉目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使得大家族的家庭組織結構發(fā)生變化,隨之改變的還有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交流方式等。祖輩的經驗與訓誡、傳統(tǒng)家風的繼承與弘揚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中似乎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人們似乎忘記了提筆寫信這種傳統(tǒng)方式。那些“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們,當你們手捧《傅雷家書》,學習真正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體悟優(yōu)良家風,感受至親之間思想靈魂的交流與碰撞,體味書信中字里行間的至深濃情的時候,應該感謝那位用血淚灌溉花朵的“赤子之心”的園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