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諾除了是哲學家,也是音樂理論家,自幼彈奏并熟悉貝多芬作品。本書收錄了阿多諾重要的、發(fā)人深省的貝多芬札記,構成了一本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開創(chuàng)性地從黑格爾哲學角度談論音樂學元理論問題,并奠定了后世晚期風格的理論基點。晚期貝多芬被定位為“音樂中的黑格爾”:一位最早感受到啟蒙現代性的理性危機與異化的極度痛苦,最終被迫重構傳統(tǒng)、創(chuàng)作出一套自己的調性理論的作曲家。他“廢除了音樂中一直存在的肯定享樂主義的成分”,讓音樂擺脫了18世紀康德所貶視的“功利性的享受”,在完成古典批判的同時構成了啟蒙資本主義文化史的一次本質性斷裂,標志了以往在歷史中曾附庸于禮教、宮廷、娛樂的音樂首次成為符合康德所提出的“凝神貫注的嚴肅藝術”。 驅除啟蒙主義神話的迷霧,解救現代音樂所面臨的種種現代性危機,構成了阿多諾對貝多芬晚期作品解讀的“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