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賦》在古代中醫(yī)的傳承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全書內容包括總賦(包括寒、熱、溫、平四賦);用藥發(fā)明(總論用藥大法);主治指掌(記90種常用藥的功用和主治);用藥須知:本草(分別將玉石、草、木、人、禽獸、蟲魚、果品、米谷、蔬菜9部中主要藥物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編成歌賦,便于習誦)?!端幮再x》作為韻語歌訣類的中藥著作,流傳極廣,近代以來被推為“中醫(yī)四小經典”之一,作為醫(yī)學教育的啟蒙教材,常僅選用“總賦”部分,當代亦常僅就“總賦”部分進行整理出版。編者認為,《珍珠囊補遺藥性賦》清代已定型,無謂人為割裂,故仍選用通行本《珍珠囊補遺藥性賦》進行點校。明顯錯字,徑直修改,不再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