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魯迅的信仰觀及其思想理路
尼采影響:魯迅國民信仰建構思想的特征與深度
“以自己的沉沒,證明著革命的前行
——”詩人之死“與魯迅信仰轉換中的命運認知
論魯迅與”五四“時期的”倒孔“運動
論魯迅與新文化運動的漂泊精神
現(xiàn)代佛教界的魯迅印象與魯迅資源利用
現(xiàn)代中國文學母題的發(fā)展與魯迅創(chuàng)作的經典意義
鄉(xiāng)土與尋根
——論魯迅對鄉(xiāng)村的發(fā)現(xiàn)
《狂人日記》與現(xiàn)代生命倫理的建構
精神向肉體的復仇
——魯迅創(chuàng)作中復仇敘事的一種獨特維度
魯迅:用世界眼光講敘中國故事
伊藤虎丸的魯迅論及其對當下魯迅研究的啟示意義
“恥辱”之后,再是什么
一一評丸尾常喜魯迅研究專著《恥辱與恢復》
論王富仁“魯學”的精神遺產
“每一個詞語都是一扇大門
——論王富仁的語言觀及其魯迅研究中的應用
如何評價”阿Q式的革命“并與汪暉先生商榷
評汪暉近期的魯迅思想研究
生命尋根與文化尋根
——評楊義《魯迅文化血脈還原》
附錄
魯迅與佛學問題之我見
魯迅小說啟蒙主題新論
論魯迅對現(xiàn)代童年母題文學的歷史貢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