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動力工程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

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

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

定 價:¥85.00

作 者: 楊輝,袁雅姝 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2394767 出版時間: 2021-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8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6章,主要介紹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及危害、微污染水庫水處理技術、新型氣浮沉淀技術與工藝、洪水期突發(fā)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低溫低濁期突發(fā)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湖庫高藻水預氧化除藻技術與工藝、紫外線消毒技術與工藝等內容。 本書內容基于3項省級課題的研究成果而形成,實用性較強,可供從事微污染水源水工程的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huán)境工程及相關專業(yè)師生學習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 章緒論1
1.1 我國水資源狀況 1
1.2 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及危害 2
1.2.1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種類 2
1.2.2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危害 2
1.3 水庫水質特點 3
1.4 微污染水庫水處理技術 4
1.4.1氣浮-沉淀技術 4
1.4.2強化混凝技術 5
1.4.3化學預氧化技術 5
1.4.4飲用水消毒技術 5
1.5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8
1.5.1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8
1.5.2浙江省優(yōu)質水標準 13
1.5.3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13
1.5.4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17

第2 章新型氣浮沉淀技術與工藝25
2.1 水庫水處理工藝 25
2.2 氣浮沉淀處理技術 27
2.2.1氣浮-沉淀技術原理 27
2.2.2氣浮-沉淀技術研究現(xiàn)狀 29
2.3 新型氣浮沉淀工藝影響因素 33
2.3.1氣浮-沉淀工藝流程 33
2.3.2氣浮單元影響因素 35
2.3.3沉淀單元影響因素 49
2.3.4不同原水水質PAC 最佳投加量 55
2.4 新型氣浮沉淀運行工藝 60
2.4.1水庫凈水廠運行工藝 60
2.4.2主要構筑物設計參數(shù) 61
2.4.3氣浮單元運行效果 64
2.4.4沉淀單元運行效果 70
2.4.5氣浮和沉淀單元運行效果對比 75
2.4.6組合工藝運行效果 76

第3 章洪水期突發(fā)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79
3.1 水中常見病原微生物 79
3.2 化學消毒法 83
3.3 水庫汛期原水水質 85
3.4 預氧化 86
3.4.1次氯酸鈉預氧化 87
3.4.2二氧化氯預氧化 88
3.4.3高錳酸鉀預氧化 89
3.4.4最佳預氧化工藝參數(shù) 89
3.5 強化混凝 90
3.5.1不同混凝劑最佳投加量 91
3.5.2不同助凝劑最佳投加量 92
3.5.3強化混凝對微生物的影響 94
3.5.4最佳強化混凝工藝參數(shù) 94
3.6 化學消毒 94
3.6.1次氯酸鈉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94
3.6.2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95
3.6.3最佳消毒工藝參數(shù) 95
3.6.4消毒副產(chǎn)物與余氯 95
3.7 洪水期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理工藝 96
3.7.1微生物處理效果 97
3.7.2濁度處理效果及副產(chǎn)物、余氯 97
3.7.3氨氮處理效果 98
3.7.4CODMn處理效果 99
3.7.5UV254處理效果 99
3.8 汛洪水期凈水工藝應急方案 100

第4 章低溫低濁期突發(fā)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102
4.1 冬季低溫低濁期水質 103
4.2 低溫低濁水預氧化 103
4.2.1次氯酸鈉預氧化 104
4.2.2二氧化氯預氧化 105
4.2.3高錳酸鉀預氧化 106
4.2.4最佳預氧化工藝參數(shù) 106
4.3 強化混凝 107
4.3.1不同混凝劑最佳投加量 107
4.3.2不同助凝劑最佳投加量 108
4.3.3強化混凝對微生物的影響 110
4.3.4最佳強化混凝工藝參數(shù) 110
4.4 化學消毒 110
4.4.1次氯酸鈉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110
4.4.2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111
4.4.3最佳消毒工藝參數(shù) 111
4.4.4消毒劑副產(chǎn)物與余氯 112
4.5 低溫低濁期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理工藝 112
4.5.1微生物處理效果 113
4.5.2副產(chǎn)物與余氯 113
4.5.3氨氮處理效果 114
4.5.4CODMn處理效果 114
4.5.5UV254處理效果 115
4.6 低溫低濁期凈水工藝應急方案 115

第5 章湖庫高藻水預氧化除藻技術與工藝117
5.1 湖庫水體除藻技術概況 117
5.1.1湖庫水體營養(yǎng)狀態(tài) 117
5.1.2湖庫水體高藻水特征 118
5.1.3水中藻類的危害 119
5.1.4藻類控制技術 120
5.2 單種藥劑預氧化滅藻試驗研究 123
5.2.1氧化劑滅藻機理 123
5.2.2原水水質 124
5.2.3次氯酸鈉滅藻 125
5.2.4二氧化氯滅藻 128
5.2.5臭氧滅藻 130
5.2.6高錳酸鉀滅藻 133
5.2.7不同氧化劑滅藻效果比較 136
5.3 復配藥劑滅藻試驗研究 136
5.3.1次氯酸鈉與臭氧復配滅藻 136
5.3.2次氯酸鈉與高錳酸鉀復配滅藻 137
5.3.3二氧化氯與臭氧復配滅藻 138
5.3.4二氧化氯與高錳酸鉀復配滅藻 138
5.3.5高錳酸鉀與臭氧復配滅藻 139
5.3.6高錳酸鉀、臭氧與二氧化氯復配滅藻 140
5.3.7最佳預氧化滅藻工藝選擇 141
5.4 氧化劑滅藻動力學模型 141

第6 章紫外線消毒技術與工藝143
6.1 紫外線消毒原理與技術 143
6.1.1紫外線消毒原理 143
6.1.2紫外線消毒技術 144
6.2 紫外線消毒效果研究 147
6.2.1紫外線消毒試驗裝置 147
6.2.2試驗方法 148
6.2.3濁度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5
6.2.4紫外線強度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5
6.2.5水力停留時間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6
6.2.6中心組合設計——響應曲面法優(yōu)化分析 157
6.3 紫外線消毒后細菌暗復活研究 161
6.3.1細菌暗復活理論 161
6.3.2濁度對細菌暗復活的影響 162
6.3.3紫外線強度和水力停留時間對細菌暗復活的影響 163
6.3.4水中營養(yǎng)物質對暗復活的影響 165
6.3.5暗復活菌種分析與檢測 169
6.4 紫外線消毒器 180
6.4.1紫外線消毒器分類 180
6.4.2紫外線消毒器衛(wèi)生要求 181

參考文獻18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