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人毅很早就開始畫竹,但是真正系統地研究竹子的生命狀態(tài),還是在羈旅揚州的那半年多時間里。那時,他與個園為鄰,每天午間小憩后,便帶上畫紙前往個園?!扒镔p廣陵花,個園是我家。夢語驚啼鳥,踏歌喝早茶?!边@就是畫家在揚州生活時的寫照。個園,原是清兩淮鹽業(yè)商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創(chuàng)建的,劉鳳誥所撰《個園記》中寫道:“園內池館清幽,水木明瑟,并種竹萬竿,故日個園?!庇忠驁@主名字中的“筠”字,原本指的就是竹子,竹取半邊,即為“個”,這或許就是園主黃至筠的字的由來。我們不知是先有黃先生的“字”,還是先有園名。不過個園面積并不大,約有50畝,但卻設計得巧奪天工,當然非常有名的還是它的竹子。個園的竹,有60余種,如龜甲竹、方竹、羅漢竹、紫竹、黃皮剛竹、斑竹、箸竹、大明竹等,足見園主人對竹子品種的了解程度。隨著時間的流轉,當奢華已成過去,留下的只有竹風與竹韻。畫家在這里似乎尋到了“竹根”,一種文化的根,他品味到了鄭板橋以及八大山人的竹子之所以有風骨的原因所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痹趥€園,他由日影稍斜,直畫至日落時分,有一次竟然還受到了特殊的禮遇——“走后門”。那天畫家興之所至,不覺忘記了時間,聽到有腳步聲傳來,稍近時,聽到來人說:“園子里的游人,就剩你了?!碑嫾姨ь^望去,才發(fā)現自己竟是借著月光作畫。不覺歉然道:“對不起?!眮砣耸莻€園的工作人員,他說:“你在這兒已經畫了好多天了,前門已經鎖上了,你跟我走后門吧?!辈粌H如此,畫家在揚州期間,上午進行創(chuàng)作和寫日課,下午則去戶外寫生。于是,在平山堂、瘦西湖、何園、史公祠都留下了畫家的畫竹身影,每每是不到閉園,決不出門。國人對竹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云:“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崩钊艘愀且驉壑穸L竹,對景寫生常常到了“云肥雨瘦冷風疏,垂珠濺水有若無。更深之際人不歸,坐看燈影照修竹”這種物我兩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