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一 研究的問題所指
二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三 研究的理論創(chuàng)新
四 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jié) 相關研究理論評述
一 國內外對協調發(fā)展的研究
二 國內外對公共政策沖突的研究
三 國內外協調發(fā)展與公共政策沖突關系的研究
第三節(jié) 新制度主義“制度一行為”分析框架的適用性
一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理論譜系和主要觀點
二 新制度主義理論共識是對我國制度建設現實的積極回應
三 新制度主義的理論啟示是本研究開展的邏輯起點
第二章 公共政策沖突的內涵厘定和類型劃分
第一節(jié) 公共政策沖突的內涵厘定
一 從表現、本質和功能的三維視角理解公共政策
二 從政策實踐的立場解讀公共政策沖突內涵與特性
第二節(jié) 公共政策沖突類型劃分
一 面向政策主體的政策沖突
二 面向政策客體的政策沖突
第三章 公共政策沖突的成因分析
第一節(jié) 政策價值觀的分歧
一 公平和效率的價值觀分歧
二 局部與整體的價值觀分歧
三 當前發(fā)展與長遠發(fā)展的價值觀分歧
第二節(jié) 政策利益的博弈
一 地方利益與中央利益的沖突
二 部門間利益的分化與博弈
三 政府部門與民眾之間的利益博弈
第三節(jié) 政策信息的阻隔
一 政策信息公開的實效性有待提高
二 政策信息溝通的暢通度有待加強
三 政策信息反饋的及時性有待提升
四 政策信息傳導的封閉性有待突破
第四節(jié) 政策自身的錯位
一 政策制定缺失公共性
二 政策目標缺乏明確性
三 政策執(zhí)行顯失公正性
第四章 公共政策沖突的影響及效應分析
第一節(jié) 公共政策沖突對政策主客體行為的政治意蘊
一 公共政策沖突對政策主客體行為自主性的非均衡強化
二 公共政策沖突對政策主客體行為合法性的沖擊
三 公共政策沖突對政策主客體行為有效性的侵蝕
第二節(jié) 政策主客體在公共政策沖突中的行為選擇及其內在邏輯
一 面向政策主體的政策沖突——選擇性執(zhí)行:排擠效應
二 面向政策客體的政策沖突——多重性遵守:割裂效應
第三節(jié) 公共政策沖突效應與協調發(fā)展難題的內在關聯
一 政策主體選擇性執(zhí)行的排擠效應與協調發(fā)展難題
二 政策客體多重性遵守的割裂效應與協調發(fā)展難題
第五章 公共政策協同與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的良性互構
第一節(jié) 強化系統(tǒng)設計,實現對炳念以束州犬雙向弱化發(fā)展的有效規(guī)避
一 完善公共行政體制
二 加強信息溝通與共享
三 協調不同政策價值觀的沖突
四 加強政策咨詢和公眾參與
五 優(yōu)化公共政策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加強制度建設,實現對“常態(tài)”政策沖突中單向發(fā)展的逆向選擇
一 構建公共政策糾偏機制
二 健全利益調處機制
三 建立政策資源投向調控機制
四 完善激勵與問責機制
第三節(jié) 注重政策創(chuàng)新,實現政策主客體對沖突的積極回應
一 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二 堅持圍繞中心,注重協同的施策方法
三 推動機制創(chuàng)新,激發(fā)政策活力
四 加強能力建設,化解政策沖突
第六章 結論
一 基本研究結論
二 本研究的局限
三 進一步深化研究的可能空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