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1895-1975)是俄羅斯20世紀享有世界聲譽的偉大思想家,他的思想體大精深,他的研究涉及哲學、倫理學、語言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文化學、文藝學諸多領域,他的理論對20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的思想文化界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持久的影響力。幾十年來,從俄羅斯本土、西方世界到我國,有關巴赫金的研究成果可稱得上汗牛充棟,但巴赫金學仍然是一個需要繼續(xù)拓展和不斷深入的領域,它的研究是一個持續(xù)開放的過程。人們對巴赫金思想的關注非常早集中于有關復調及狂歡化的理論,隨后才逐步擴展到整體的對話理論,認識到對話理論是巴赫金思想的基礎和核心,是巴赫金思想非常具魅力和震撼力的精華所在。巴赫金認為,對話是人類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tài)。在他看來,生活的本質是對話,語言的本質是對話,文學藝術的本質是對話,文化的本質也是對話。顯然,巴赫金是把對話看成一種世界觀和思維方式。他認為對話的核心是對人的本質和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論思考,他充分肯定人的主體性、人的價值,認為在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應當是平等關系,是對話關系,提出要反對專制制度和科技至上、物質至上對人的壓抑。與此相適應,他在人的思維方式上反對一元化的思想獨白,倡導多元化的思想對話。在巴赫金的對話思想里,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一種濃厚的人文情懷,一種對人的價值的尊重和對人與人平等關系的追求。當今世界正經歷著新的變局,人類所面臨的一切重大問題只能通過對話來解決,巴赫金的對話思想將會越來越顯示出其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v觀國內外,對巴赫金對話理論的研究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有關這一理論的思想來源、有關對話作為世界觀和思維方式的意義、有關對話的原則和方式等方面的研究,還不夠系統(tǒng)和深入。志耕這部專著在這方面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它的研究對象是巴赫金對話理論和俄羅斯民族文化的關系,而這是該領域研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一根難啃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