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馬思聰傳略(馬之庸)
馬思聰?shù)墓枢l(xiāng):海豐縣
良好家風育英才
“音樂神童”是這樣練成的
駕馭“三套馬車”在廣東起跑
抗日救亡在華南、西南大后方
中國小提琴音樂的奠基人
不離教臺和舞臺的馬院長
晚年二十年
在《思鄉(xiāng)曲》的樂聲中永生
后記
第二篇 眾說馬思聰
在北京《馬思聰全集》首發(fā)式的書面講話(李嵐清)
德藝雙馨的大音樂家
——97歲喻宜萱教授憶馬思聰(喻宜萱口述,金毓鎮(zhèn)整理)
深入開展馬思聰研究
——紀念馬思聰先生80壽辰(吳祖強)
馬思聰在中國近代新音樂文化發(fā)展中的地位(汪毓和)
馬思聰?shù)娜烁聍攘Γ愖悦鳎?br />像馬思聰那樣高舉民族樂派的旗幟(趙宋光)
學習、研究馬思聰?shù)膭?chuàng)作經驗(孫慎)
馬思聰?shù)难葑嗨囆g和音樂創(chuàng)作(蘇夏)
馬思聰對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的貢獻(湯瓊)
“誠心誠意做一條孺子的好?!?br />——馬思聰在寧夏(孫星群)
追憶與馬思聰合作的日子(金帆)
思聰啊,人民不會忘記你
——馬思聰和中央音樂學院(李凌)
賓州費城訪馬思聰(徐遲)
心香一瓣獻吾師(林耀基)
懷念慈父般的恩師
——馬思聰(余富華口述,李冰代筆)
博采眾長的寬廣胸懷(向澤沛)
記馬思聰(馬國亮)
父親的旅美生活(馬瑞雪)
業(yè)精于勤
——重溫大師《精益求精》一文的啟迪(馬之庸)
第三篇 馬思聰作品
Ⅰ 音樂創(chuàng)作
Ⅱ 著述
童年追想曲
我怎樣作抗戰(zhàn)歌
創(chuàng)作的經驗
從提琴到作曲
中國新音樂的路向
新音樂的新階段
參加布拉格國際音樂節(jié)歸來
《視唱練習》自序
關于傅聰?shù)锚?br />紀念聶耳、星海
作曲家要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
談青年的創(chuàng)作問題
聽蘇聯(lián)大鋼琴家李赫特爾的演奏
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
——訪蘇雜記
記柴科夫斯基鋼琴小提琴比賽會
關于創(chuàng)作的訪談錄
十年來的管弦樂曲和管弦樂隊
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音樂
——馬思聰?shù)陌l(fā)言
精益求精
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的技巧
我和美術
提高獨唱獨奏水平問題的我見
我譜《李白詩六首》
記《龍宮奇緣》
舞劇《晚霞》創(chuàng)作札記
Ⅲ 書信
致蘇聯(lián)音樂家地納埃夫斯基書
致夏志清
致金帆
致蘇夏(三封)
致徐遲(二封)
致呂驥、周巍峙等人
致馬之庸
致馬國亮、馬思蓀
致吳祖強
致吳祖強、陳自明
致馬思蓀
Ⅳ 日記
Ⅴ 藝術觀
附錄 馬思聰藝術年表簡編(1912-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