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序篇
一、天然氣
(一)天然氣的物理特性
(二)液化天然氣
(三)壓縮天然氣
(四)常用換算參數
(五)液化石油氣
二、LNG項目鏈
三、世界LNG海運歷史概況
四、日本LNG海運
五、韓國LNG海運
六、印度LNG海運
七、中國天然氣利用總體情況
八、LNG海運發(fā)展展望
第二編 天時篇
一、歷史機遇
二、“天書”
三、多方聚力
(一)中遠積極請纓
(二)招商局主動自薦
(三)遠在澳洲的助力
(四)北美的重要公關
四、眾志成“行”
(一)兩條線擰成一股繩
(二)正式登臺亮相
(三)集中研討人角色
(四)一次重要的國外考察
五、旗幟鮮明的FOB觀點
(一)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二)體現中方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動地位
(三)帶動和促進相關產業(yè)發(fā)展
(四)提高項目整體效益
六、預可研攻關
(一)預可研報告開篇
(二)專家齊聚廬山
(三)運輸方案初出爐
七、趁熱打鐵
(一)政府支持力度強勁
(二)LNG運輸深圳研討會
(三)呈書國務院最高領導
八、水到渠成
(一)艱難的抉擇進程
(二)方案的突破
(三)新華社傳來佳音
第三編 地利篇
一、廣東首“繡”
(一)站線工程項目概況
(二)澳大利亞NWS資源方
(三)中外雙方共同可行性研究
(四)歷史性的國家批復文件
(五)LNG貿易大單的簽署
(六)船舶配置方案
(七)租船合同談判
(八)籌備機構和公司組織
(九)貸款合同先聲奪人
(十)盛大的簽字儀式
(十一)第二三艘選擇船
(十二)誕生前的船名
(十三)首“繡”圓滿結局
二、福建添花
(一)項目概況
(二)政府部門的指導與協調
(三)船價之爭
(四)包船與包貨
(五)中外合作嘗試
(六)投資方合作
(七)添花結果
三、上海加彩
(一)項目概況
(二)租船合同的交流和談判
(三)造船招標和船價交涉
(四)馬方運輸合作的糾結
(五)投資方合作
(六)加彩成錦
四、澳東傳喜
(一)項目概況
(二)租船合同特點
(三)投資方合作
(四)“泛”遍四洲
五、北極慶豐
(一)機遇的眷顧
(二)項目概況
(三)船型研發(fā)和船廠選擇
(四)遠赴莫斯科表達“野心”
(五)三角“戀愛”
(六)股東出資保證
(七)“閃婚”
(八)嚴謹的合同機制
(九)普京總統啟動裝船
第四編 人和篇
一、公司歷程
(一)初期籌備
(二)三家合一
(三)南北劃界
(四)合作典范
(五)文化理念
(六)皆大歡喜
二、中海油合作
(一)第一次握手
(二)第二次握手的嘗試
(三)“錢部長”的建議報告
(四)再一次握手
(五)分久必合
三、外方合作
(一)日本同行的努力
(二)“初戀”分手
(三)一波開花
(四)再選推三家
(五)三折結果
四、投資方合作
(一)澳方NWS六家權益方
(二)粵電和深圳航運
(三)加拿大Teekay
(四)希臘Dynagas
(五)美國能源運輸集團
第五編 鑄劍篇
一、未雨綢繆
(一)誓師大會
(二)消極的“外援”
二、滬東中華開旗
三、一錘定音
四、直達國務院領導的告狀信
五、兩年十二輪談判
六、重劍開磨儀式
七、滬東中華贏下福建兩城
(一)招標前的預熱
(二)決勝蛇口
(三)中遠川崎的抱怨
(四)預期中的結果
八、統籌布局
(一)魯、滬、浙齊發(fā)力
(二)滬、浙一攬子方案
(三)等米下鍋的躊躇
(四)萬全之策
九、滬東又攬申城一海
十、鐵杵成針
(一)國際重量級的監(jiān)造團隊
(二)國家能源局的監(jiān)督和協調
(三)船舶投資方訪廠
(四)首制船交船的理性延遲
(五)船體震動的解決
十一、“大鵬昊”揚帆啟航
(一)最后的談判
(二)盛大的命名及交船儀式
十二、滬東中華再奪澳東四洲
(一)兩家短名單方案
(二)三家投標方案
(三)投標和澄清
(四)唯一的選擇
十三、LNG船舶塢修開篇
(一)候選友聯船廠
(二)友聯船廠的全方位準備
(三)推薦意見
(四)與租船人的溝通
(五)又一次零紀錄的突破
第六編 馭劍篇
一、專業(yè)船舶管理公司的設立
(一)專業(yè)化管理
(二)管理技術本土化
(三)統籌船隊布局
(四)共享應急備件儲備資源
二、初登巨人之肩
(一)殼牌還是BP?
(二)外方兩任總經理
三、落腳之地
(一)初定深圳
(二)再定香港
(三)辦公地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