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一(唐孝威)
序二(劉曉力)
序三(郭秀艷)
導論 1
第一篇 具身認知科學史前史
第一章 杜威的遺產:反射弧概念及其批判 11
第一節(jié) 反射、反射弧與杜威的批判 12
第二節(jié) 杜威反射弧概念中的具身認知思想雛形 14
第三節(jié) 反射弧概念批判在當代認知科學中的回響 18
第二章 無意象思維:符茨堡學派的歷史重估 20
第一節(jié) 符茨堡學派的緣起 20
第二節(jié) 無意象思維實驗研究及其引發(fā)的爭論 22
第三節(jié) 無意象思維對當代認知科學的影響 32
第三章 現(xiàn)象學哲學:對“笛卡兒式焦慮”的消解 34
第一節(jié) 意識意向性:胡塞爾對理智主義與經驗主義之爭的超越 35
第二節(jié) “此在”與“共在世界”:海德格爾的現(xiàn)象學本體論轉向 39
第三節(jié) 交互肉身性:梅洛–龐蒂的知覺現(xiàn)象學思想 41
第二篇 具身認知的元理論與第二代認知科學
第四章 當我們談論具身認知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47
第一節(jié) 具身認知的基本立場及其一般主張 48
第二節(jié) 具身認知的身體觀 53
第三節(jié) 具身認知研究的動力學方法 56
第五章 從具身認知到延展認知 61
第一節(jié) “戰(zhàn)國時代”的具身-生成認知科學 61
第二節(jié) 延展認知:一種構成性的具身認知解釋 67
第三篇 具身認知的實體理論與實驗證據
第六章 具身化的語言與概念 75
第一節(jié)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具身化的概念表征 75
第二節(jié) 所感即所知:多元表征與神經元復用 95
第三節(jié) 扎根于身體與想象操作的具身閱讀 103
第七章 具身化的行動與自我意識 113
第一節(jié) 心動還是身動:觀念運動理論 113
第二節(jié) 橡膠手錯覺:擁有感與自我 122
第三節(jié) 從“不存在”中尋覓存在感:幻肢的成因與鏡像治療 133
第四節(jié) 我的身體是“我”的嗎—異己手綜合征 145
第五節(jié) 基于自我錯覺的*小自我:具身建構論的立場 157
第八章 具身化的社會認知 166
第一節(jié) 當前認知科學中他心直通理論之譜系 166
第二節(jié) “看見”意圖:從鏡像神經元到具身模擬 177
第三節(jié) 重解動作理解的“戈爾迪之結” 186
第四節(jié) 社會互動的黏合劑:變色龍效應 194
第五節(jié) 鏡像神經元是聯(lián)想學習的副產品? 205
第四篇 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實驗研究
第九章 道德概念的黑白隱喻表征及其對道德認知的影響 217
第一節(jié) 黑白分明:道德概念的隱喻表征 217
第二節(jié) 實驗1a:詞語翻譯匹配范式下道德詞的呈現(xiàn)色對道德詞判斷的影響 220
第三節(jié) 實驗1b:詞性判斷任務中道德詞的呈現(xiàn)色對道德詞判斷的影響 223
第四節(jié) 實驗2:黑白顏色知覺對道德判斷的影響 225
第五節(jié) 實驗3:環(huán)境亮度對道德相關問題的認知判斷差異 230
第六節(jié) 綜合討論 236
第七節(jié) 結論、局限與展望 240
第十章 具身認知策略對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索引假說的檢驗 243
第一節(jié) 具身閱讀的索引假說 243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 246
第三節(jié) 研究結果與分析 247
第四節(jié) 討論 250
第十一章 虛擬手錯覺中同步性和距離參照系對身體擁有感的影響 255
第一節(jié) 擁有感體驗:“自下而上”抑或“自上而下” 255
第二節(jié) 實驗1:同步性和虛擬手位置對擁有感的影響 259
第三節(jié) 實驗2:不同參照條件下,同一個位置的虛擬手在不同同步情況下的擁有感錯覺 263
第四節(jié) 綜合討論 267
第五節(jié) 結論 271
第五篇 余音:具身認知的未來
第十二章 一個懷疑論者眼中的具身認知 275
第十三章 大腦、心智與身體的深度對話:內感受具身認知科學 284
參考文獻 297
重要術語 349
后記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