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包括7章,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本書的研究背景、研究問題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二部分(第2章)對本書相關的研究文獻進行回顧;第三部分(第3章)探討文本分析技術;第四部分(第4、5、6章)是從財會研究的視角,實證分析年報文本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經濟后果和年報文本信息的擴展應用;第五部分(第7章)是研究結論、研究局限和未來研究方向。各章具體內容如下:第1章緒論。本章闡述了會計文本分析技術應用的背景因素,提出本書的研究問題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并簡要介紹本書的組織結構和內容安排。第2章研究文獻綜述。本章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綜述,運用組織話語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為會計文本分析提供理論基礎,歸納了財會領域討論的各種文本分析方法,總結了現有會計文本實證研究。這為后續(xù)的文本信息應用和實證分析奠定了基礎框架。第3章文本分析技術。本章整理并歸納了會計文本分析中常用的數據分析技術。這些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基于機器學習的文本分類技術和基于字典的文本分類技術。其中,基于機器學習的文本分類技術又分為兩種,即基于傳統特征工程的文本分析技術和基于深度學習的文本分析技術。第4章文本信息披露影響因素。本章基于信息披露的機會主義行為,討論了自愿信息披露、印象管理、專有成本和模糊動機對年報文本信息質量的影響,分析了公司財務業(yè)績、創(chuàng)新績效、產品市場競爭、管理者權力和公司治理等對相關文本信息質量的影響機制,并建立實證模型,應用我國上市公司年報數據,實證檢驗了影響年報中MD&A模塊或研發(fā)創(chuàng)新文本信息的可讀性、異質性和篇幅的因素。這為年報文本信息披露質量的改進和監(jiān)督提供了理論框架和實證依據。第5章文本信息的價值相關性。本章從年報信息披露對市場股價影響的角度,在Ball和Brown(1968)盈余市場反應分析模式的基礎上,討論了年報文本信息的信息含量和對資本市場價格的影響,提出年報中MD&A模塊、研發(fā)刨新、業(yè)績說明等文本信息的可讀性、異質性和篇幅對財務盈余市場反應和盈余公告后股價漂移現象的調節(jié)作用。對于傳統研究中發(fā)現的市場對財務盈余信息反應不完全的現象,本章提供了新的解釋渠道和實證依據。第6章文本信息的擴展應用。本章基于Hoberg和Phillips(2016)應用文本相似性對行業(yè)重分類的理論,探究年報文本信息對當前一些存有爭議的經濟指標的改進作用。采集年報中的MD&A模塊和高管特征信息,進行文本的相似度分析和聚類分析技術處理,討論其對改進產品差異、市場競爭、審計專長和高管梯隊等重要經濟指標的意義,并設計研究主題,應用文本分析指標進行了實證研究。這突破了傳統研究中過于依賴財務指標和單維度信息進行指標衡量的方法,為進一步擴展應用年報文本信息提供了借鑒。第7章結語。在對本書進行歸納總結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本書的主要研究結論和成果,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局限因素,為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