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對地下流體異常識別的可操作性和規(guī)范化程度,保持異常判定方法的繼承性,明確異常判定指標的意義,自2015年以來,地下流體學科逐步完善了學科預測業(yè)務體系。地下流體預測業(yè)務體系幾乎涵蓋了地下流體學科所有業(yè)務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梳理各類異常核實報告、年度會商報告、《中國震例》、論文論著等,整理成相關數據庫供學科分析預報人員在日常震情跟蹤分析和年度會商工作中參考使用。內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學科異常特征庫,為異常性質和信度判定提供參考依據和實例;②建立學科異常方法庫,為異常核實與分析提供方法支撐和案例;③建立學科異常指標庫,為異常識別和震情判定提供分析指標和依據。2019-2020年地下流體分析預報技術管理組歷經數次修訂,最終匯編為集理論基礎、觀測技術、異常識別、效能評估、預測指標體系成果為一體的地下流體學科技術方法工作手冊。